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14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5-22 1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果腐烂B.生石灰吸水
C.海水晒盐D.天然气燃烧
2021-04-24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学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A.B.C.D.
2019-01-30更新 | 50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3. 测体温,防疫情。某额温计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其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钽元素(Ta)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锂、钽均属于金属元素
B.钽酸根离子可表示成
C.钽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0.9g
D.钽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3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三氯蔗糖(C12H19Cl3O8)是目前较为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氯蔗糖由42个原子构成
B.三氯蔗糖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三氯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三氯蔗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3:8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5. 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加氧化铜B.加稀硫酸
C.加热试管D.熄灭酒精灯
2022-07-13更新 | 225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鉴别衣料是否含羊毛纤维

羊毛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D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7. 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2025215
反应后的质量/g2910n21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可能是化合物
D.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
8. 如图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有N2和O2
B.该过程中氮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C.该过程中氮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该过程中氧分子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2023-05-21更新 | 1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14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A.碱:纯碱、烧碱、熟石灰B.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C.微量元素:铁、锌、硒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023-04-26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证据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则原子也一定带电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2023-05-21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1. 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
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 2%的石灰水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2023-05-14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初中学业模拟化学试题(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30℃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20℃,乙比甲析出的晶体多
D.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原文作者邹才能、林忠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循环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______,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
(2)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由图1可知,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由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3-05-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14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4.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及相关用品,请回答问题:
   
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2)反应过程中可以轻轻晃动发生装置,使反应物充分接触。若块状固体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剩余,其表面不再冒气泡时,可以______使反应继续进行,收集到所需要的二氧化碳。
Ⅱ、实验室制取氧气
(3)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4)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______
2023-05-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预测化学试题14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5. 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如图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1)操作Ⅰ和操作Ⅱ都要用到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检验滤液Ⅱ中的操作是:取样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04-02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铁,一段时间后发现剩余固体中还有红色粉末。甲同学取少量剩余固体加入5% 的H2O2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迅速放出,小组决定对剩余固体的组成及催化性成分进行探究。乙同学取少量剩余固体在空气中灼烧,并在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下图),发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1)乙同学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接着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中的什么物质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猜想】猜想Ⅰ:铁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猜想Ⅱ:氧化铁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分析】
(2)由实验①可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Ⅰ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②中,“木条复燃”的现象能说明有_______________生成,猜想Ⅱ可能成立。
(3)在后续实验探究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X是固体全部溶解,溶液_____________;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进行实验①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5)要证明猜想Ⅱ一定成立,需要确定实验②在进行“木条复燃”检验后,试管中固体的___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丙同学从“加入足量盐酸”到风干得到“氢氧化铁固体”的后续探究方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Ⅱ一定成立的结论。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022-03-30更新 | 165次组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实验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4,8,9,10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身边的化学物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85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单选题
30.6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4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有机化合物单选题
50.65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60.85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单选题
7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分解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8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单选题
90.6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碱的定义  其他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100.6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常用化合价规律  合金的认识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110.65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固体溶解度概念  酸的通性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12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自然界碳循环科普阅读题
150.6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铵根离子的验证  过滤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160.4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盐类参与的反应  实验探究的方法
五、计算题
17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