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催化剂 >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4 题号:10032556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铁,一段时间后发现剩余固体中还有红色粉末。甲同学取少量剩余固体加入5% 的H2O2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迅速放出,小组决定对剩余固体的组成及催化性成分进行探究。乙同学取少量剩余固体在空气中灼烧,并在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下图),发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1)乙同学能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接着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中的什么物质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猜想】猜想Ⅰ:铁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猜想Ⅱ:氧化铁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分析】
(2)由实验①可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Ⅰ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实验②中,“木条复燃”的现象能说明有_______________生成,猜想Ⅱ可能成立。
(3)在后续实验探究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X是固体全部溶解,溶液_____________;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4)进行实验①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5)要证明猜想Ⅱ一定成立,需要确定实验②在进行“木条复燃”检验后,试管中固体的___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丙同学从“加入足量盐酸”到风干得到“氢氧化铁固体”的后续探究方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Ⅱ一定成立的结论。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用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端(填m或n)进入。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端(填m或n)连接上一个量筒。
(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装置A的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请回答:
①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_____、d=_____
②实验结束是,乙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X分解放出O2
③[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物质X又加入试管中,控制温度在_____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④[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问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
2020-01-23更新 | 8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铜和硫酸铜溶液: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
(1)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_
【实验探究】
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现象结论
Ⅰ.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______,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____猜想__错误
Ⅱ.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猜想__正确

【评价反思】
(4)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写出1条即可).
(5)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_____
2016-11-28更新 | 16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标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KCI03580
KCIO3、MnO2(质量比1:1)350
KClO3、CuO(质量比1:1)370
KClO3、Fe203(质量比1:1)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提出猜想]质量相同的催化剂,颗粒越细,催化效果越好。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反思]颗粒越细,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催化效果越好。
2019-03-14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