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陕西 九年级 三模 2023-05-30 1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下列物质与干冰的物质类别相同的是
A.空气B.氧气C.水D.水银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适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B.金属制品生锈后可回收利用以节约金属资源
C.冬季在室内用煤炉取暖时,可以放一盆水来防止煤气中毒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功能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下列是同学们进行中考实验演练操作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固体药品
C.   读取液体体积D.   测定溶液的pH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硝酸铵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D.将二氧化碳通入装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的试管中,试纸变成红色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证据推理”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但生成新分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7. 下列图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烧碱有吸水性B.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C.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D.   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2023-05-29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8.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②试管中有燃烧现象B.由①②试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
C.由实验①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的作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检验氧气的消耗,并通过传感器获得装置内O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铜粉加热后,由砖红色变为黑色。
②氧气含量由20.99%减少至6.15%说明氧气和铜粉发生了反应。
③如果装置漏气,不影响实验结果。
④该实验中铜粉的量对于消耗氧气的含量无任何影响。
⑤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变化,可以证明加热过程中铜参与了反应。
A.1个B.2个C.3个D.4个
2023-05-29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0. 2023年5月18至19日,中国一中亚峰会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古都西安举行。
(1)丝绸之路是香料之路,古代中国输出大量的铁器、茶叶、陶瓷,换回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胡椒粉散发出辛辣刺鼻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是能源之路,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主要的石化资源国,其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输送天然气所使用的管道主要由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
(3)丝绸之路是文明之路,我国计划在未来3年为中亚国家举办扶贫研修班,建立“中国一中亚农业合作中心”。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KClB.CO(NH2)2C.NH4HCO3D.(NH4)2HPO4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容易(0.94)
11. 近些年,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制造航天器会用到大量的钛合金。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钛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如下:,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天和”核心舱中通过电解水为航天员提供氧气。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氧气来自于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3)为保证空间站内的空气清新,用特种活性炭除去空间站内的微量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2. 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又称合成气,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生产合成气的原料来源广泛,某生产工艺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_,保持乙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2)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了镍钴双金属基催化剂提高合成气的生成效率。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图中x的值为2B.镍元素的质子数为28
C.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8D.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3. 不锈钢保温杯美观、保温效果好,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查阅资料可以得到下列信息:不锈钢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保温杯的不锈钢内层主要由铁(Fe)、铬(Cr>18%)和镍(Ni>8%)等金属组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铬、镍元素均位于氢元素之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保温杯最外面的保护层通常喷涂一层具有良好致密性的漆。喷漆的主要目的是___
(2)不锈钢保温杯内层外面镀铜,目的是通过反射热辐射以提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选择所镀金属时,还需要考虑该金属的活动性。请你写出能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弱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制作保温杯的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根据已学知识预测铬单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只需答出一条即可)。
2023-05-29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1020406080
氯化钠35.836.036.637.338.4
硝酸钾13.331.663.9110169
氢氧化钙0.1730.1650.1210.1160.094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属于_____(填“可溶”“微溶”“易溶”或“难溶”)物质。
(2)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若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m值为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20℃,向100g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40gNaC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g
B.20℃时,将200g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86.4g
C.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向20℃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我国航天员使用的“飞天”舱外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服之一、学习小组同学模仿航天服的外形,建立了如图所示常见物质类别之间化学反应的思维导图。
   
(1)反应①中遇酸变色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
(2)若图中金属氧化物为一种红棕色固体,则反应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
(3)写出符合反应⑨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图中反应①~⑦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6. 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易混有氧化氢、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图中装置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上述装置中的错误改正后,从中选择恰当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求对所得二氧化碳进行净化、干燥并收集,装置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06-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大家计划只利用无色酚酞溶液对它们进行鉴别。
【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均为中性。
【设计实验】同学们将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标记为A、B、C,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溶液C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
色;溶液A、B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溶液A、B、C分别是氯化钠溶
液、稀盐酸和氢
氧化钠溶液
②取部分变为红色的溶液C于另一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液A和溶液B加入溶液A时无明显现象;加入溶液B时可观察到______,且伴有气泡产生
【表达交流】步骤②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发现问题】小西很好奇,步骤②中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大家猜想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为了确定成分,他们又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经变质?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再取剩余的变为红色的溶液C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了。
【实验反思】小安指出,上述实验中的CaCl2溶液也可用其他溶液代替,请写出一种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处理废液】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过程中所有废液和试剂瓶中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底部出现白色固体,静置后,上层清液为无色。为确定废液成分,做到无害排放,大家又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分析问题】烧杯底部的白色固体一定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清液的成分,可向清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
A.AgNO3溶液 B.Na2CO3溶液 C.Ca(OH)2溶液             D.CuO
【无害排放】经过分析,废液为中性,对环境无害,可以放心排放。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9
填空与简答
6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实验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20.65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金属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单选题
30.85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密性检测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4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5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的概念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单选题
6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置换反应  溶液的基本特征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单选题
70.94氢气的物理性质  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中和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单选题
80.94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单选题
90.4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金属与氧气反应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00.94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填空题
110.94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活性炭的吸附性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填空题
120.65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填空题
130.65合金的认识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金属的防锈措施填空题
140.65溶解性概念及影响因素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填空题
150.6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三、实验题
16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四、科学探究题
170.4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计算题
18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酸的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