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中 2023-06-28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⑥D.①③⑤
2016-11-28更新 | 18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4NH3+5O2=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O4D.N2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2016-11-28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5.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前后蜡烛质量不变
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C.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
D.燃烧前蜡烛的质量与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之和
6.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电解水D.铁在氧气中燃烧
2023-07-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改造和创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碳原子B.氧原子C.氮原子D.氢原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35207
反应后质量/g1058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5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0. 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A.B.C.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煽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3. 在2A+5B=2C+4D的反应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B.8:1C.10:11D.31:4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