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中 2023-11-19 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1. 下列科学家中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是
A.张青莲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B.蜡烛燃挠                 酒精挥发
C.工业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米酿成醋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食物腐烂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24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6.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耗尽D.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x为8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现象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0g冰融化后,变成水的质量还是50g
B.木条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木条的质量少
C.5g蔗糖溶于95g水中,得到100g蔗糖水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液体的总体积小于100mL
2021-04-18更新 | 7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甲烷(CH4)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D.水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3
D.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乙的化学式是O2
C.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