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辽宁 九年级 期末 2024-01-31 20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其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可用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航天探测器的燃料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制霓虹灯
2024-01-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2.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
B.液氧可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2022-11-20更新 | 6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   臭氧B.二氧化碳   加碘食盐
C.矿泉水   五氧化二磷D.医用酒精   双氧水
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在增强免疫力和防癌抗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是硒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B.硒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34
C.硒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硒元素和钠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Se
2024-02-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5. 梅雨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遇上北方较冷的气团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导致降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汽可能来自地面河水的蒸发B.温度降低,水汽分子间隔可能变小
C.水汽变成雨水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雨后空气湿度增大是因为空气中水分子增多
2024-01-3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6.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卡罗琳•贝尔托西利用标记物DIFBO发生“点击化学”反应来探索细胞和跟踪生物过程,对于癌症靶向治疗的实现非常关键。其中标记物DIFBO化学式为C12H10F2,下列关于标记物DIFBO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B.含有1个氟分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5D.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024-01-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7.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一种焰火的火药中含有硝酸铜,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X↑+O2↑,则X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OD.N2O2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8. 我国氢能源汽车采用的是以氢气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如图是氢气燃烧实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必须先验纯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实验中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D.氢气燃烧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2024-02-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9.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B.氧化铜C.不锈钢D.金刚石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0. 很多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对有关成语中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C.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着火点
D.煽风点火——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阅读下列科普小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84消毒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并抑制疾病传播的产品。由于其消毒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而深受大家的欢迎。一般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固体为白色或苍黄色粉末,极不稳定,易爆炸性分解,具强氧化性,受光或加热即迅速分解,在消毒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次氯酸钠也有漂白的功效。
84消毒液不能燃烧,但受热分解会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产品本身具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剧烈,84消毒液有一定的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等状况,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会产生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人体吸入后的明显中毒症状是发生剧烈咳嗽,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除84消毒液外,还有H2O2溶液、75%酒精、过氧乙酸等。
(1)NaClO的化学性质有(答一条即可)_______
(2)写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4NaClO=Cl2↑+X+NaCl,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
(4)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除84消毒液外,还有H2O2液、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一定要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B.各种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C.84消毒液可用于洗涤有色衣服D.使用75%酒精消毒时应远离明火

(5)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
①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其原因是_______
②从微粒角度解释:酒精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③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4-01-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需要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从A-E中选择合适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3)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小明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A-E装置中选择的收集装置应该是_______。(填字母)
(4)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须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______
(5)无论是用C装置还是用D装置收集气体,导管都要接近集气瓶底部,这是为了_______
(6)若要用F装置检测CO2,在F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CO2应从_______(填“b”或“c”端通入,实验现象为_______
(7)用装置A制取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2-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简答题 | 适中(0.65)
13. 对于金属材料,我们应从多角度了解。
I.金属的冶炼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现将某铁合金(只含铁和碳)8.7g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8.1g溶液,则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该铁合金属于_______(填“钢”或“生铁”)。
(2)《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场景:“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步骤,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
II.金属的性质
(3)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划痕,说明铝合金比铝硬度_______(选填“大”或“小”)。
(4)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
(6)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为探究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选项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
B.铜、锌、氯化亚铁溶液
C.铜、氯化锌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III.金属的活动性
(8)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前后相关微粒的数量如表所示。分析可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微粒ZnFeCuCu2+Zn2+
反应前数量(6.02×1020个)10010001000
反应后数量(6.02×1020个)20100802080
(9)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硫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说明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_(填“强”或“弱”)。
IV.金属资源的保护
(10)下列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寻找金属代用品B.任意开采金属矿物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2024-01-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4. M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张老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MSO4液是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
(1)小玉的猜想是M>Al>Cu;小静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
(2)小影取长短、粗细相同的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刚开始的现象几分钟后的现象
M丝插入试管①中有少量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
铜丝插入试管②中无气泡无气泡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无气泡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M>Cu;M>Al_______

【交流与表达一】:
(3)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铝丝表面的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因而无气泡产生。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长短、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y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4)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5)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与表达二】:
(6)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___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与延伸】:
(7)实验结束,同学们积极性未减,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又做了下面的实验。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无色滤液。请你帮助回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滤渣中一定不含锌,一定含有铜和银
B.滤渣中含有两种或三种固体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有AgNO3
D.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
2024-02-1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教学监测化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4,5,6,11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二氧化碳的用途单选题
20.85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  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差异  缓慢氧化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单选题
30.6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40.85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单选题
50.94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60.6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70.94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单选题
80.94氢气的可燃性单选题
90.94合金的认识单选题
100.94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8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科普阅读题
130.65合金的认识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金属的防锈措施简答题
三、实验题
12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14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