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1-31 2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下列安徽著名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太湖文博园根雕B.歙县古砚台
C.潜山痘姆古陶D.芜湖铁画
2024-02-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2. 目前我省很多城市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活动要求的是
A.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B.使用清洁能源
C.工厂加高烟囱后再排放废气D.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教授、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日本化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3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D.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2024-02-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B.蒸发结晶
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
2024-02-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人体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C.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D.密闭的房间中可燃煤取暖
2024-01-30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含镓元素()的催化剂——,在该催化剂表面成功将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碳循环的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B.的化合价为+4
C.都属于氧化物
D.中锌、镓、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2024-01-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两种有机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甲醇的化学式为
2024-02-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B.模型与推理: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宏观与微观: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改变分解速率即可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9. 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归类
A氯化铵、尿素、硝酸钾氮肥
B煤、酒精、天然气化石燃料
C太阳能、风能、氢能清洁能源
D钢、不锈钢、玻璃钢金属材料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B.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C.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D.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024-02-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10203040
溶解度氯化钠
碳酸钠
A.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在20℃时,将20g碳酸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C.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碳酸钠
D.将40℃的碳酸钠溶液冷却至20℃,有结晶现象
2024-01-3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12. 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金属先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
B.实验中温度升高是因为金属与盐酸反应过程放热
C.完全反应后,实验中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D.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2024-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用E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氯化氢,应将浓硫酸换成____________
2024-02-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易(0.85)
14. 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的溶质为。某同学利用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碳酸亚铁并回收铜。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的名称为______
(2)步骤Ⅰ中硫酸铁与过量的废铁屑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不溶物与加入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类型为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步骤Ⅲ中加入了一种试剂,实现该转化的试剂可以是______(填化学式)。
(5)碳酸亚铁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的原料,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易(0.85)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开展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的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时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的质量反而比反应的镁条的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按照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②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氮气。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实验探究】
(3)按照如图2所示装置,取燃烧产物放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得出结论: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拓展延伸】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Ⅰ:用水槽、无底的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3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Ⅱ: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后,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步骤Ⅲ:向水槽内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面继续上升。
(4)步骤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6)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_____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_____
(2)BC段:_____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_____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氢气不便于储存,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氢化物(如氢化钠等)。登山运动员登山时常用氢气作为燃料,可用氢化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
(1)氢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1.5kg氢气,理论上需要氢化钠的质量。
2024-01-30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安徽中考《抓分卷》化学(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实验题
1
填空与简答
1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3,6,7,8,17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三废”处理单选题
30.85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40.94浓硫酸的稀释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蒸发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50.85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常见维生素的缺乏症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单选题
60.85氧化物的定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70.8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8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氢气的可燃性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90.94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单选题
100.65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110.85结晶分离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单选题
120.6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单选题
二、实验题
130.85氯酸钾制取氧气  二氧化碳制取的综合考查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三、填空与简答
140.85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流程题
四、科学探究题
150.8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160.4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五、计算题
170.8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