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安庆市一迎江区石化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期末 2024-02-13 9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物化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变色C.燃烧D.升华
2020-01-15更新 | 178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直接焚烧垃圾B.鼓励植树造林
C.节约用水用电D.污水集中处理
2024-01-01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4.1 爱护水资源(考点解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3. 仅用下列装置,不能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是(       
A.B.C.D.
2019-10-24更新 | 1709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4.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8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确定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B.二氧化碳C.硫酸铜D.氯化钠
2023-12-15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锌粒B.黄铜C.赤铁矿D.生铁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O2-、Ne、HF四种粒子中,相同的是
A.电子总数B.质子总数C.核电荷总数D.电荷总数
选择题-单选题 | 困难(0.15)
名校
9.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

①打开止水夹a 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
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引燃红磷;
③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变为V2mL;
④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对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步骤①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是小于200 mL 的任意体积;②步骤②中,红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 b;③步骤③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 数值偏高;④步骤④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V1- V2)/ V1×100 %;⑤该实验装置与课本上的装置相比更环保,结果也更准确.
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1. 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 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千金藤素中氮、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3
C.千金藤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2. 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元素。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CO2具有酸性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变
2023-12-3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A卷 达标通关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
13.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物质XYZW
反应前质量/g12.26.30.9
反应后质量/g1a3.2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Z一定是化合物
C.D.该反应中Z、W的质量比为7: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