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8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 2023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地球添上更多“中国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积极回收废旧金属和废旧塑料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增强肥效
D.增高烟囱,将废气排入高空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下列关硫元素和氧元素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他们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
D.组成的氧化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024-05-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4. 阿兹夫定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阿兹夫定化学式为,下列阿兹夫定片说法正确的是
A.阿兹夫定属于有机物
B.阿兹夫定中含有31个原子
C.阿兹夫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4
D.阿兹夫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O2的验满   B.测定溶液pH   
C.过滤泥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6.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强外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B.少吃蔬菜水果,多吃肉类可以增强体质
C.硝酸铵(NH₄NO₃)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它是一种氮肥
D.森林发生火灾时,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2024-05-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乙烯(C₂H₄)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乙烯可以制备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B.从微观构成看: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从符号表征看:乙醇的化学式是 C₂H₅OH
D.从物质类别看:该反应体系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2024-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B.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2024-06-14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反应,则能理利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B.铁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则银也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铝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铝有保护作用,故铁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铁有保护作用
D.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2024-05-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下列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区别羊毛衣物和棉纺织物取样,灼烧,闻气味
B冬季室内用煤炉取暖加装烟囱,注意通风
C锁头开启不灵活在锁孔中吹入少量铅笔芯末
D清理铝锅表面的污垢用钢丝球擦拭
A.AB.BC.CD.D
2023-04-08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下图为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和实验操作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在℃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C.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氯化钠
D.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表示为d点→c点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用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对比反应放出热量比对比化学反应速率更具科学性。科学探究小组同学用三套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金属起始温度/℃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
Zn20.546.3
Mg20.560.1
Fe20.523.6

A.应保持金属的形状、质量和酸的体积、浓度等变量相同
B.试管中有气泡放出,溶液最终均为无色
C.长颈漏斗可缓冲瓶内压强,以防塞子松动
D.实验证明:Mg>Zn>Fe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积极探索新型清洁能源有助于促进我国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氢能是一种热值高、能量大、来源多样的绿色能源。现阶段使用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
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氢气、炭黑、已炔、氰化氢等。

   

(1)可燃冰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具有可燃性,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海底温度低,压强大,有利于甲烷的溶解
B.在300atm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燃烧热值大,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D.可燃冰开采不合理,会造成温室效应或者海底塌方等
(4)请写出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规律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⑥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上述仪器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用上述仪器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组合________________,一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测得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别为62%、91%表明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纯度更高。你认为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5. 工业上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纳米CaCO₃的一种流程图。

   

已知SiO₂不与盐酸反应,且其不溶于水。
(1)从微观角度分析,碳酸钙是由________ (“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2)设备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备Ⅱ和设备Ⅳ均为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氯化铵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五、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盐以后,对盐酸的性质和用途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盐酸
(1)下列关于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用木棍蘸取盐酸后,木棍变黑

【任务二】探究盐酸的性质
(2)为探究盐酸的性质,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探究实验,已知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①向盛有氧化铁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_(用“○”图形表示微粒,水分子不用画出)。
【任务三】数字化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3)某校实验小组用“数字化学”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①该实验是将甲溶液滴入乙溶液中,乙溶液为______
②a点时,烧瓶内溶液中所含粒子的数目关系:N(Na+______N(Cl-)(N表示粒子的数目,填“>”“=”或“<”)。
【拓展探究】
(4)小明同学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如图3所示的实验,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BaCO3的质量来确定该样品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①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③实验时,称取样品溶液的质量为m1g,反应后得到BaCO3的质量为m2g,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某兴趣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200g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94.8

90.4

85.2

85.2

求:
(1)理论上可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若回收的二氧化锰比理论值小,你认为可能原因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综合应用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4,6,7,8,13,15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85有机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30.85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碱的通性单选题
40.6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有机化合物单选题
50.85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气密性检测  过滤单选题
60.94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合理饮食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7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氧化物的定义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单选题
8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对比实验单选题
90.65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100.65石墨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金属与氧气反应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单选题
11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概念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120.6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控制变量  描述实验现象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甲烷的燃烧科普阅读题
1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流程题
三、实验题
14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二氧化碳制取的综合考查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四、综合应用题
160.4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常见几种酸的用途  中和反应相关实验与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五、计算题
17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