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毕业班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一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4-05-20 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A.用亚硝酸钠腌制香肠B.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鸡爪
C.用生霉的大米制的米粉D.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蔬菜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3. 日本福岛多次发生放射性碘泄露的事故。可以服用不具有放射性的碘-127以降低放射性碘-131对人体的伤害,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碘-127的核电荷数与碘-131的核电荷数不同
B.碘-127 原子与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由碘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为I
D.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B.由乙图可知,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雾D.红磷熄灭后,要迅速打开弹簧夹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5. 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
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B.利用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延长保质期,利用的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消防队员利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的依据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    一定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到+6价
B.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化学计量数m=n
D.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9. 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2+H2O=2HNO3+X ②2SO2+O2+2H2O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②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乙是反应物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利用下列装置(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1: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B. 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
C. 图3:探究金属活动性Cu>AgD. 图4: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氨(NH3)常用来制化肥和硝酸,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它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燃料。
现有的化石燃料燃烧时,都会产生温室气体CO2,而氨燃烧时生成N2和H2O两种对环境友好的产物。氨价格低、制造技术成熟,便于普及使用。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是将氮气和氢气在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条件下,用铁作催化剂合成的。
氨很容易液化,将氨常温下加压到1MPa,或者常压下温度降到-33℃,均可将其液化。而为了获得含有相同能量的液态氢(H2),常温下需要136MPa的压力来压缩它,显然超出了车载燃料储存的压力极限。
氨虽然有毒, 但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一旦发生泄漏,达到人们觉察到时浓度的1000倍才会致命,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并及时补救。氨比空气轻, 泄漏后扩散快, 不会聚积。泄漏在大气中的氨还可以参与自然循环,随雨雪移动后,与其他物质反应或被植物吸收。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都会生成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氨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答出一点)。
(3)从阅读材料中可以看出,将气体液化的途径有________
(4)请写出氨燃烧生成N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为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 表示催化剂)。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4.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生产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在常温和250 kPa下,镧镍合金(LaNi5)吸收氢气生成LaNi5H7,该物质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储氢原理属于______变化。
(3)资料显示,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具有超疏水性,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聚集,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制作超疏水性材料。铁质水管覆盖超疏水性材料可提高水管的抗腐蚀性,其原理是______

(4)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图1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选填 “a”、“b”或“c”)。
(5)如图2是科学家实现碳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①第1步反应中单质X的化学式:______
②第2步反应中保持H2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填粒子名称)。
(6)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a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欲检验所得气体是否是CO2,可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
(3)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1. (1)镁将成为2 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
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O3
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
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赵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Al、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了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Al、Fe和Cu的实验设计,下列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稀盐酸
B. 加入的溶液都要过量
C. 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是无色
D. 充分反应到最后,无固体残留
2. 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像如图:
Ⅰ.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___________
Ⅱ.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
Ⅲ.列式计算:第一次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________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在实验室中制取88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酸钙跟适量盐酸反应?若改用含杂质20%的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需要这种石灰石多少克?
2016-11-28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1,4,6,9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5,7,8,9,13
4
物质的化学变化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20.85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单选题
30.85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的概念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单选题
40.8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50.65化合反应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氧化物的定义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6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乳化现象及应用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7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单选题
80.8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化学方程式配平  氧化物的定义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90.65氧化反应概念及判断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氧化物的定义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10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110.8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合金的认识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单选题
12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6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科普阅读题
14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钢铁的锈蚀填空题
三、实验题
1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
四、科学探究题
16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常见物质的颜色
五、计算题
17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