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0-04-09 3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使用B. 罗盘指引航海C. 植物秸秆造纸D. 烧松烟制墨
2020-04-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2019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聚焦空气污染”。中国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与主题不符的是(  )
A.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B.使用脱硫煤作燃料
C.燃放烟花庆祝节日D.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开学初要求居家的学生要定时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是家庭常用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C.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D.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上下振荡洗涤试管   B.读取液体体积   
C.塞进橡胶塞   D.过滤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5. 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g
B.钌的原子序数为44
C.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D.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建立宏观、微观与符号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甲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O2N2+H2O
2020-04-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在对抗新型肺炎的道路上有很多新型药物备受科学家们关注,瑞德西韦就是其中之一,其化学式为 C27H35N6O8P。下列有关瑞德西韦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是由 27 个碳原子、35 个氢原子、6 个氮原子、8 个氧原子和 1 个磷原子构成
B.瑞德西韦分子中有氧原子所以它是氧化物
C.瑞德西韦中氧元素质量与碳元素质量比为 8:27
D.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共有 77 个原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含有碳元素
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C.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中 B 到 C 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
B.Y 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 t3 时刻打开活塞 K
D.压强曲线中 D 到 E 点变化的原因是水进入集气瓶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125gb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b 物质 25g
B.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
C.分别将t1℃时 a、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D.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采用冷却 a 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容易(0.94)
11.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宇宙”,“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①下列厨房用品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B(填序号)

②碗里有油时,只用水洗不干净;洗洁精能轻松去油,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
③目前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
④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元素。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方法和一些基本实验。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 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填“b”或“c”)端导管口通入。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加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C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___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2020-04-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向B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观察到氧化铁全部消失。
(2)实验结束后,小红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片刻后发现烧杯中出现了红褐色沉淀,经分析,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
小红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滤液中含有什么溶质?小红、小军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讨论】
①小红分析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后,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H2SO4,因为_____________
②小军认为滤液中不可能有Fe2(SO43,理由是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2SO4、NaOH
猜想Ⅱ:_________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Ⅰ成立

2020-04-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用上述装置实验时,收集的相关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浓度/%体积/mLMnO2的量/g温度/℃收集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s
520.120418
1020.12046
52/20464
52/60425

从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有关;
从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是否加MnO2有关。
(3)发现问题:实验温度最难控制,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温度高,说明反应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继续探究:除了该实验小组探究过的因素以外,你若还有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探究方法,请写在下面_____(。
2016-11-28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安徽省巢湖三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将40 g 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5,6,7
4
化学实验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单选题
30.85微粒的共性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40.65基本实验操作单选题
50.94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60.8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70.6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8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单选题
90.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单选题
10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94乳化现象及应用  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填空题
130.65盐类参与的反应  粗盐提纯流程题
三、实验题
120.85氯酸钾制取氧气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四、科学探究题
140.65酸的通性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15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五、计算题
160.85中和反应相关实验与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