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20-09-06 5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 2020年6月1日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下列可回收垃圾的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旧报纸B.化纤桌布C.铝制易拉罐D.平板玻璃
2020-07-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苏州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下列苏州特色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太湖白鱼B.东山枇杷C.猪油年糕D.洞庭碧螺春
2020-07-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丝绸之路将我国古代文明传送到了国外。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器B.湿法炼铜C.粮食酿酒D.玉器雕刻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武德合金作保险丝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5. 下列物质适宜作为氮肥使用的是
A.尿素[CO(NH22]B.硝酸钾(KNO3C.硝酸(HNO3D.氯化铵(NH4Cl)
2020-07-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6.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A.N2:2个氮原子B.1个镁离子:Mg+2
C.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2Ar:2个氩元素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7.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加入粉末
C.加入铁钉D.振荡试管
2020-07-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属于碱B.醋酸属于酸C.食盐属于盐D.冰水混合体属于纯净物
2020-07-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下列方法能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A.表面镀铬B.食盐水浸泡C.制成不锈钢D.表面涂油
2020-09-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质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1.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Sn+2CO↑,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2019-07-06更新 | 55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2. 下列对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
C.活性炭能用于净水,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球内分子体积变大
2020-07-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解题方法
13. 溶液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4. 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根据下图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1.6%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2020-07-05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白米饭上滴加几滴碘水,出现蓝色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微热后出现黄色沉淀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机制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2020-07-05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7. 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B.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离着火区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验纯后的一氧化碳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应马上关闭天然气阀门,并立即打开电动排风扇
2020-09-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9. 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同现象的是
A.酚酞试液B.稀盐酸C.Ba(NO32溶液D.Na2CO3溶液
2020-07-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2018-06-20更新 | 472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
A分离CaO与CaCO3固体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B鉴别NH4NO3和NH4Cl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
D检验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加入足量Ba(OH)2溶液,再滴加酚酞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2.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Ba2+、ClB.Cu2+、Na+、NO3-、K+
C.K+、CO32-、NO3-、ClD.H+、Ba2+、K+、NO3-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 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 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 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 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 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 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 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
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
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
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4.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O2→CO   ②H2O2→H2   ③CaO→Ca(OH)2 ④BaCO3→CaCO3      ⑤KCl→KNO3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
2020-07-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5. 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I.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有:①C+O2CO2; ②C+H2OCO+H2
II.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
A.该合成氨工艺的产品只有液氨和碳酸氢铵
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煤气发生炉必须保持较高的炉温
D.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H3+H2O+CO2=NH4HCO3,塔内温度也应较高
2020-07-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26.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_________
(3)既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又可作为焙制糕点的盐是_____________
(4)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5)碘酒常用于消毒,该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
2020-07-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7. 科学证实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其中构成氢气的基本微粒是____________
(2)次生大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其质子数为____________
②A、B、C、D、E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太阳远紫外辐射能穿透上层大气到达低空,使D物质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现在大气的成分是在千万年前固定下来的,大气中的氮气最初有一部分是由次生大气中的____(填化学式)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之一。为了使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_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氮氧化物             D 可吸入颗粒物
2020-07-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28.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
(3)下图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顺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4)实验室用B、D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宜选择B为发生装置,请说明理由______
(5)某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使用F、G装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气并收集氢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用端口字母a、b、c、d表示)。
2020-07-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9. 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

电动汽车   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
氢内燃车   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氢气可通过电解水(原理如图-2)等多种方式获得。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1.43×105 kJ的热量,l 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4.6×104 kJ的热量。
乙醇汽车   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
依据以上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依据图—1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
B 图—2中,A口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C 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
(2)依据图—1,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___
(3)依据测算数据可知,氢内燃车与汽油车相比的优势是___________
(4)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①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020-07-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难(0.4)
名校
30. 2020年5月30日,沪通铁路试运行成功,并预计于7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届时南通至上海间铁路不需通过南京中转,两地之间铁路出行最短时间从约4小时压缩至1.5小时左右。另外,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太仓、常熟、张家港三市也将进入铁路时代,未来“江浙沪”包邮区的交通将更加便利、快捷,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将更快速。
(1)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_____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2)高铁的迅速发展对钢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铁超长轨道利用“铝热反应”进行焊接,原理是Fe3O4和Al粉按比例混合,高温下生成Fe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建造铁轨所需要的钢铁通常用还原铁矿石制得。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

(4)某炼铁厂要生产含铁1000吨的生铁,至少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_______(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t)。
2020-07-0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1.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NaCl、NH4Cl和KNO3三种固体在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2040506080
溶解度/gNaCl36.036.637.037.338.4
NH4Cl37.245.850.455.265.6
KNO331.663.985.5110169

(1)从上表可知,5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
(2)40℃时,把120gKNO3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3.5%的NH4Cl溶液,一定能够满足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4)烧杯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烧杯C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5)某同学欲验证NH4C1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______现象得以验证。
2020-07-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3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1中,小组同学测定了几种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数值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溶液硫酸铜氯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
PH47812
A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B 碳酸钠溶液中含有较多OH C 盐溶液一定为中性
(2)实验2中,可以观察到铁锈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3中,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且表面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填微粒符号)。
(4)进行实验4时,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某组同学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②恰好完全反应       ③稀盐酸过量
【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振荡。无红褐色沉淀产生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猜想③正确
方案三取适量镁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_______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以上方案中,结论有误的是方案____(填“一”、“二”或“三”),理由是_________。利用下列____(填序号)物质,也可以验证猜想③正确。
A 硝酸银溶液       B 碳酸氢钠粉末       C 石蕊试液       D 硫酸钠粉末
2020-07-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六、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3. 软磁铁氧体是用量很大的一种磁性材料,也是电子信息和家电工业等的重要基础功能性材料。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SO2气体制备少量高纯Mn3O4的操作步骤如下:

【资料】①亚硫酸(H2SO3)在Mn2+催化作用下被O2氧化为硫酸,硫酸与MnO2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反应。②MnSO4在空气中高温锻烧生成Mn3O4和SO3,当温度超过1000℃时,Mn3O4易被氧化。
【步骤I】制备MnSO4溶液:在三颈烧瓶中(装置如图)
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先通氮气,再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搅拌反应3小时。停止通SO2,继续反应片刻后过滤得MnSO4溶液。
(1)烧杯中石灰乳(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_
(2)三颈烧瓶中生成MnSO4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I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为使SO2尽可能转化完全,在不改变固液投料比,且通入的SO2和N2比例一定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及时搅拌反应液、______。(任写一条)。
【步骤II】制备MnSO4•H2O晶体:利用硫酸锰的溶解度在10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急剧降低的原理,用压力釜升温加压结晶法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纯净的MnSO4•H2O晶体。
【步骤III】制备Mn3O4固体:准确称取101.4mg MnSO4•H2O,将MnSO4•H2O晶体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如图是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煅烧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4)该曲线中A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试通过计算确定反应至图中C点时所对应的剩余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
2020-07-0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填空与简答
5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综合应用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20.94蛋白质  维生素的来源  油脂的来源单选题
3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4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碳单质的稳定性  二氧化碳的用途  常见合金单选题
50.85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60.94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70.9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振荡和搅拌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8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酸的定义  碱的定义  盐的定义单选题
90.94金属的防锈措施单选题
100.85元素的概念单选题
110.85置换反应单选题
12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活性炭的吸附性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乙醇单选题
130.94溶液的基本特征  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  乳化现象及应用  有关溶液浓缩、稀释的计算单选题
140.65化学式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150.65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蛋白质  葡萄糖、淀粉的检验单选题
160.8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着火点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170.85酸碱的腐蚀性及安全使用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实验安全问题及处理单选题
18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置换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单选题
190.65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单选题
200.65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应用单选题
210.65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盐类参与的反应  鉴别常见化肥单选题
220.6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230.6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单选题
240.6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单选题
250.65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260.85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常见盐的俗名、用途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填空题
27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甲烷的燃烧填空题
29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氢能源的优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流程题
300.4合金的认识  工业炼铁的原理及装置  金属冶炼的计算填空题
31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填空题
三、实验题
28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气体制备综合考查  气体净化、干燥
四、科学探究题
320.4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综合应用题
33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碱的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