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第四十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0-10-28 3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植物油乳化   
C.炉具清洁剂除油污   D.石油的炼制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用清水充分清洗后还可食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人体缺钙易患贫血症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3.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是
A.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B.为减少环境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C.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D.为减少城市公交车压力,倡导多开私家车出行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4.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区分软水和硬水   D.稀释浓硫酸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新冠疫情期间普遍使用的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次氯酸钠受光或加热即非常迅速分解,还能和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次氯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次氯酸钠应放置在避光阴凉处密闭保存
B.次氯酸钠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C.次氯酸钠受热分解的生成物可能是氯化钠和氧气
D.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16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物质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催化剂的使用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如图是电热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B.内壁中的钢属于金属材料
C.钢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好,含碳量比生铁高
D.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把银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8. 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的铟、锑、锌等九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铟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关于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质子数是49
B.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g
C.铟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名称是In
D.与其它八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9. 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发生稀盐酸与 Al2O3 的反应
C.50 s 时,溶液中溶质为 AlCl3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2019-07-06更新 | 1076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知识的总结正确的是
A.因为NaOH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 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二氧化硅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操作
AFeCl2溶液CuC12过量铁粉结晶
BNH3(气)H2O(气)浓硫酸洗气
CNaNO3溶液Na2SO4适量BaC12溶液过滤
D铜粉锌粉过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2020-07-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第四十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
C.P点表示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D.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3. 甲烷是优质气体燃料,用途广泛。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如图装置对甲烷进行探究: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3)B中盛放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气体通过C装置进行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通纯净的甲烷,后加热氧化铜        ②先加热氧化铜,后通纯净的甲烷
(5)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6)装置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请你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4. 《本草纲目》记载:“绿矾出隰州温泉县、池州铜陵县,并煎矾处生焉。初生皆石也,煎炼乃成。”(绿矾即FeSO4·7H2O)某工厂利用黄铁矿进行绿矾与硫酸联产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流程中对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流程中由炉渣生成Fe2(SO4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型是_____________
(4)谈一谈工业上对绿矾和硫酸联产的优点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5. 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
   
【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
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
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
猜想3:与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将图一中红色液体继续加热至沸腾仍为红色猜想1不成立
2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先变红后变紫猜想2不成立
3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__________
4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再改通入________,最后用酒精灯微热___________猜想3成立
【分析与结论】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
【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5:055:155:255:355:45
pH4.954.944.864.854.85
(1)分析表中数据,5:15至5:25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下图,利用CaCO3粉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6. 美丽的溶洞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请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思考,如果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反应呢?(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查阅资料】①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发生两个反应:
③常温下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溶解度(单位:g)21.59.6
【实验探究一】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先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检验试剂证明有碳酸氢钠产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步骤现象和结论
小明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0.09%的石灰水。由溶液中_______,得出生成了碳酸氢钠。
小呁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0.09%的__________,再滴加无色酚酞。由无色酚酞变红,得出生成了碳酸氢钠。
(1)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位同学的设计方案不合理,请指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
(2)将小明实验后所得溶液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Na2CO3;④NaOH、Ca(OH)2;⑤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现象,对于这一类反应除了可以通过验证反应物减少来证明反应发生,还可以通过检验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小亮同学在重新进行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经检验是碳酸氢钠。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物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猜想:可能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请帮助小亮设计实验验证此猜想是否成立,实验方案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实验发现常温下,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就能出现沉淀现象,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高于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0-07-06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黄铜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弹壳的黄铜只含有锌和铜。将22g弹壳放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硫酸足量),当弹壳不再溶解后,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是121.8g。试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
(2)弹壳中铜的质量分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实验题
1
填空与简答
1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1,2,3,7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乳化现象及应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海水晒盐原理及流程单选题
20.94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合理饮食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单选题
30.94绿色化学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40.94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浓硫酸的稀释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50.65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6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70.85合金的认识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80.94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单选题
90.4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单选题
10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碱的通性的微观实质单选题
110.6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浓硫酸做干燥剂  盐类参与的反应  除杂单选题
120.6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二、实验题
13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污染性、可燃性尾气的处理
三、填空与简答
140.6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酸的通性流程题
四、科学探究题
150.4浓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实验的猜想与假设  实验的解释与结论
160.4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实验的解释与结论
五、计算题
170.6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