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21-04-13 5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后加适量稀盐酸
B确定久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成分取适量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C分离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除去MnO2中少量的KCl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 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氢、碳元素
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氧气
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2020-05-20更新 | 1746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丁的化学式为H2O2
C.丙物质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37.5%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4.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020-05-20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如图是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取2.09氧化铁粉末进行实验,(已知: )实验结束后称得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 .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CO中会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B.浓硫酸在本实验中只应用了它的吸水性
C.反应结束后的剩余的1.6g固体是混合物
D.澄清石灰水是为了吸收多余的一氧化碳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下列化学事实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化学事实原因分析
A不饱和石灰水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温度越高,氢氧化钙溶解度越大
B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的浓度不变溶液的均一性
C电解水时加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增加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7. 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CO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除去H2中少量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
C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D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氖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的微粒一定是氖原子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0. NH4Cl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将NaCl溶液降温一定会有NaCl固体析出
C.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t℃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至50℃,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列是关于某些工业生产中渉及的化学反应,每个“→”都表示该变化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其中有不正确的是(  )
A.“苛化法”制烧碱:NaCl→Na2CO3→NaOH
B.熟石灰的生产过程:CaCO3→CaO→Ca(OH)2
C.用铜矿石湿法炼铜:Cu2(OH)2CO3→CuCl2→Cu
D.炼铁高炉中的变化:C→CO2→CO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Fe2O3
B把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2有酸性
C把浓硫酸滴到蔗糖上蔗糖碳化浓硫酸有吸水性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4. 已知:。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③实验中可观察到脫脂棉团不变色
④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 + SO2 = Na2SO4 + H2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②④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5. 氯化钠具有广泛的应用。
(1)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①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添加氯化钠       B 减少氯化钠       C 调节平衡螺母       D 添加砝码
②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填>、=、<)15%。
(2)探究某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某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
   
①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分析】
a.步骤I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b.乙同学认为步骤Ⅲ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_______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难(0.4)
16.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用到的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由冰醋酸(C2H4O2)和双氧水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制得,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冰醋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再缓缓加入适量30%的双氧水;步骤2:不断搅拌并控制三颈烧瓶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至反应结束,在锥形瓶中收集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步骤2搅拌的目的是_____
(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和冰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冰醋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冰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4)实验测得生成物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随反应物比例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最佳比例是_____;最佳反应时间约_____
反应物比例反应时间
0.5h1h3h5h7h
2:17.38%8.46%9.42%11.26%13.48%
1:110.56%12.92%13.54%20.72%20.80%
1:26.14%7.10%7.96%10.38%12.36%

(5)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如下:取5.00g过氧乙酸产品,加水稀释成100g溶液;从中取出5.00g溶液,先除去残余的H2O2,再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发生反应:C2H4O3+2KI+H2SO4=K2SO4+I2+C2H4O2+H2O,反应结束后,经实验测得生成I2的质量为0.127g,试计算原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6)请根据你学过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0.5%的过氧乙酸,用于地面、墙壁、门窗的消毒。
【实验用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1g/cm3)、水、1000mL量筒、10L塑料桶、木棒、口罩、眼镜、橡皮手套。
【实验步骤】①计算:将200mL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g/cm3)稀释为0.5%的过氧乙酸,需加入水的体积为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配制:用量筒量取200mL20%的过氧乙酸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木棒搅拌后,盖好桶盖待用。
【实验反思】
①由于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因此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_____
②在配制过氧乙酸过程中不能用铁器皿,原因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仪器对镁与盐酸反应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①饱和氯化镁溶液的pH约为4;②氢氧化镁加热到350℃失去水生成氧化镁。
【实验过程】
(1)实验前先将镁条需先打磨的原因是_____
(2)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再将注射器中某浓度的盐酸压入锥形瓶中,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中密闭容器(气密性良好)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
   
【结果分析】
①将注射器刚注入盐酸时镁条表面无明显气泡,但此时压强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_____
②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图中a、b、c、d四个点中,产生氢气最快的为_____点。
③图中c点镁条已完全溶解,cd段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④测定反应后的溶液pH的操作为_____(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B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C将湿润的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⑤同学们根据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就直接得出其中含HCl,该pH的值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А 3В 5С 6
⑥甲同学提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_____的现象,也可以确定溶液中含HCl。
【拓展研究】
取少量镁条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并灼烧,向灼烧所得固体中投入少量水,未见固体完全溶解,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可能为_____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8. 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但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小红、小明对实验室的铝片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铝、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可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氧化物。NaAlO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NaAlO2与铝、氧化铝均不反应。
实验一: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 向其中插入没有打磨的铝片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铝片逐渐溶解,____________该实验中,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油脂和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气压,利于疏通。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并用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他按照使用说明从左端管口加入管道疏通剂,并用胶塞堵住弯管左端上口,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产生大量气体       B 弯管内温度升高                    C 堵塞物变软被气体赶出,落入烧杯中
实验三:为了证明实验二烧杯中收集的废液里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取少量澄清废液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pH____________7(填>、<或=)废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

小红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_;小红把pH试纸改用____________ (填药品)进行实验,得出废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管道疏道剂中氢氧化钠过量,可确保铝粉反应完全,并且过量的氢氧化钠对下水道有清污的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填空与简答
1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实验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3,4,7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除杂单选题
20.85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单选题
30.8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40.6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50.6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金属冶炼的计算单选题
60.85电解水原理  溶液的基本特征  固体溶解度概念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70.85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常用化合价规律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80.65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  除杂  气体净化、干燥单选题
9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单选题
100.6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110.85碳的氧化物的全面比较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12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单选题
13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浓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140.85碱的通性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50.4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盐类参与的反应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流程题
三、实验题
160.4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科学探究题
170.4酸的通性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气压变化的分析
180.4金属与氧气反应  碱的通性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