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0 题号:11498179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常规测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的方法。

(1)写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现象)_______,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条)。
(3)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写一条)。
【实验改进】
某探究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做如下实验改进:

图2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
图3是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
图4是利用铜粉与氧气加热后反应生成氧化铜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图2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橡皮塞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下列有关图3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冷却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2)图4实验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铜粉,铜粉要足量的原因是;
③点燃酒精灯,不停地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时,若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35mL的刻度线上,完成上述三个实验步骤并等到具支试管冷却后观察,活塞前沿约停在__________mL的刻度线上。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时,若实验过程中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则可能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实验拓展】
小军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5所示 ),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避免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带来的误差
B、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0-21九年级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小虹和小桥同学想用实验验证“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相关空白。
【验证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制订计划】小虹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所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小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B所示。

【实验方案A】小虹同学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安装在锥形瓶上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红磷,随后观察到锥形瓶内红磷燃烧了,瓶上气球的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中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红磷和______;冷却后再重新放到天平上,天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此反应中小气球在调节装置内气压,防止胶塞弹开的同时,还有一个目的是使装置______
【实验结论一】小虹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和质量守恒定律一样的结论。
【实验方案B】小桥同学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进入小烧杯中,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平指针______(填“偏左”“偏右”“指向分度盘中央”)。
【实验结论二】小桥认为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判断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
【交流评价】小虹认为小桥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装置应密闭,这样就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
【拓展延伸】将化学实验图像化也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原理的好方法。若用右侧图像来记录小虹同学的实验,则纵坐标不可以表示______。(填字母)

A.装置内氧元素的质量                    B.装置内物质总质量
C.装置内的氧分子总数                    D.装置内的原子总数
2023-04-05更新 | 92次组卷
【推荐2】兴趣小组对测定氧气的含量和实验室制取氧气催化剂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实验一】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1)实验室常用下图甲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
(2)在甲装置的基础上,同学们设计出了乙、丙两套改进装置。
①对比甲装置,乙装置改进的目的是_____
②乙装置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在实验过程中能起到加快集气瓶冷却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的作用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丙装置选用容积为 30mL 的试管和 20mL 的注射器作反应容器(红磷的体积忽
略不计),实验中需要收集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打开弹簧夹开始实验,则实验前注射器至少要吸入_____mL 空气。(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计算)
【实验二】甲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设计了如图 c 所示装置来测定其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 a 和 b,向 A 中缓慢通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 a 和 b,此时,A 中水进入到 B 中,测得 B 中水的体积为 V1mL。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⑤待白磷熄灭,_____(填具体操作)。B 中水倒吸进入到A 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 V2mL。
⑥计算该氧气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⑤_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
(5)写出步骤⑥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用含 V1、V2 的式子表示)。
(6)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 V1 数值偏低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 a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
(7)若在步骤⑤中,俯视量筒读数,则测得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023-10-13更新 | 86次组卷
【推荐3】小明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他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易与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单质和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④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______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_______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
①另取一瓶包装袋内的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猜想2成立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现象是:______
【实验反思】写出上述实验操作①中的一个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
【拓展延伸】
①明明同学将镁条打磨成光亮的银白色后,利用如图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②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实验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镁条替代红磷做实验。
2023-03-11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