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1948108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红磷,点燃后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冷却,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若发现进入瓶内的水多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点燃红磷后放进瓶内及盖好瓶塞的速度太慢
C止水夹 未夹紧
D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E红磷过量
F红磷不足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但燃烧完毕打开止水夹没有水进入瓶内,其原因是________,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然后再打开止水夹即可观察到水进入瓶中的现象,由此可见,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填“能”或“否”)吸收二氧化硫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众多的化学家对空气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无数次思维的碰撞中,最终迸发出的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火花。
   
(1)1777年,拉瓦锡在曲颈甑中(装置A)加热汞(Hg),玻璃钟罩及甑中气体体积Vg=50立方英寸(一种体积单位,下同)。加热第2天,甑中汞表面出现红色粉末(HgO)。12天后,红色粉末不再增加,结束实验。使装置冷却至室温,玻璃钟罩及瓶中气体体积经测量Vg=40立方英寸。
①加热12天至红色粉末不再增加才结束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根据拉瓦锡的实验,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________
③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可以助燃。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氧气与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
①图B、D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否则结果会偏小,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图B实验用小气球而不直接用橡皮塞,小气球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会造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装置C、D的实验中红磷(P)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
【反思交流】
(3)①若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否可以:________
②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22-09-23更新 | 18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图一的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由此实验可以推断出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5)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8-17更新 | 12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A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125mL 集气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水倒流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有约______mL水流入集气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若装置漏气结果偏______(“大”或 “小”)。
(2)B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____________
(3)C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已知: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答:______,原因是______
(4)某同学对上述实验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乙图(选用容积为3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到室温后。②点燃酒精灯。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 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松开橡皮管。④读取并记录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时,注射器活塞先向______(“左”或 “右”)移动,冷却过程中活塞会将向______(“左”或 “右”)慢慢移到约为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比上述两实验,你认为具有:实验数据精确又比较环保的优点是______图。
2023-12-12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