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4 题号:14100152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请你认真思考后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①浓氨水显碱性,易挥发;
②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遇水生成氨水
(1)按照图1的操作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甲变红,乙、丙不变红B.甲、乙变红,丙不变红
C.丙变红,甲、乙不变红D.甲、乙、丙均变红

(2)在完成图1的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根据图2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对比改进前后的实验装置,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3)某同学收集了一圆底烧瓶氨气后,组装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现将图3中胶头滴管里的水轻轻挤压到烧瓶中,则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氨气(NH3)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
21-22九年级上·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
(2)图二为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烧杯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3)图三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中气球的作用_________
2019-12-10更新 | 5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1)小连同学做了图Ⅰ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发现空气更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____
(2)小江同学用图Ⅱ实验探究分子的知识,观察到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_______
(3)小组同学讨论后,共同设计了如图Ⅲ装置继续探究微粒的相关知识。在实验中观察到____(填“a”或“b”)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微热 V 型管处的浓氨水,发现棉花团变红的速率会_______(填“变慢”或“加快”)。
(4)图Ⅲ实验与图Ⅱ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
2022-11-08更新 | 8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注射器作为简单易得的透明容器,是实验创新的重要器具。

(1)如图甲所示,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关闭旋塞K2,打开旋塞K1,缓缓拉动注射器B的栓塞,将注射器A中混合气体全部吸入注射器B中,关闭旋塞K1,轻轻振荡注射器B中的混合物,可观察到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图丙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试管实际容积为80mL,注射器栓塞在20mL刻度处,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红磷燃烧,充分反应。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栓塞最终稳定在约______mL处。
2022-02-26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