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金属和金属矿物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金属与氧气反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14698120
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
【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黑色固体溶于稀硫酸变成硫酸铜溶液,写出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①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
②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
③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
【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
【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________,再开始加热。
(4)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丙同学猜想错误。
【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
【查阅资料2】Cu2O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
【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的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_______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
【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反应完全,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中有如下实验。

   

(1)将无锈铁钉浸入CuSO4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Al和CuSO4溶液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2)预测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将一端缠绕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如图),观察现象。
(3)铝丝表面未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改进】
用砂纸将铝丝表面打磨光亮,将其浸入CuSO4溶液,观察现象。
序号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a铝丝表面有少量气泡;
铝丝周围出现蓝绿色物质
CuSO4溶液呈弱酸性,与Al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蓝绿色物质成分待探究
b24h后,铝丝仍光亮;48h后,铝丝表面出现少量红色物质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说明Al能和CuSO4溶液反应,但反应较慢
c铝丝周围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铝丝以下溶液仍为蓝色;两层溶液界面清晰反应生成的Al2(SO4)3为无色;Al2(SO4)3溶液的密度___________(填“>”或“<”)CuSO4溶液

(4)填写实验报告单:
【深入探究】为研究上述异常现象,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继续开展探究。
资料:①Cu2(OH)2SO4呈蓝绿色,不溶于水;
②Cl-可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5)取出铝丝,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分离得到蓝绿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使溶液呈现蓝色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6)欲加快Al和CuSO4溶液的反应,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通过探究,同学们提出了铝制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7)下列食品不能长时间用铝制炊具盛放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食醋B.食用油C.面粉D.咸菜
2024-01-09更新 | 7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同学们发现新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仿佛铁生锈一样。于是,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硫氰化钾(KSCN)溶液变色规律如下:
药品二价铁溶液三价铁溶液
KSCN溶液不变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
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进行实验】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1试管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
实验2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如下图所示)
试管编号1min10min24
小时
黄褐色褐色深褐色
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
略有些黄色浅黄黄色
实验3
苹果汁不变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中③的现象是_______
(2)实验2的②中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该实验中,试管②③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由实验2得出:猜想Ⅰ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为验证猜想II成立,实验3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写出一种防止苹果汁变色的方法_______
2019-04-22更新 | 13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提示: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吸收水分)
(1)方案一:将空气通过图1进行实验,此法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2点)__________
(2)方案二:将空气通过图1中A、B装置后,收集于图2的广口瓶中,用图2装置代替装置C进行实验。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_____
(3)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_____的不同。
2021-02-09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