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碱指示剂 >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1 题号:1506681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
【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_____,一定不是______
2021·贵州铜仁·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包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Ⅰ.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的水的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Ⅱ. 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
Ⅲ. 向实验Ⅰ所得的混合物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 CD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从D到E的溶液的pH _________ (填“增加”、“减小”、“不变”).
②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原固体中一定有 ____________
③ 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现象结论
取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原固体中有氢氧化钠
取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176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现有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久存后失落了标签,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分别将它们编号为A、B、C、D,并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下列现象:
   
试回答:
(1)试剂E为_____
(2)气体F为_____
(3)通入气体F后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020-03-23更新 | 19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_____
(2)实验过程中经常要连接仪器。将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应先将要插入塞子的玻璃导管的一端 __________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带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取O2、CO2、H2均可选择 _____ (填装置代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4)实验室不使用催化剂就能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___________
(5)请从以下装置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
(     )(      )(      )(      )(      ) →( )→ (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________
②装置H的作用是 ________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 ________ ;(填“K”、“L”或“M”)

(7)将CO2和O2通入图N进行分离,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_____
A.CO2、O2 B.CO2 C.O2 D.O2、H2O
2016-11-28更新 | 5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