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2 题号:15598550
某兴趣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氯气(C12)和氢气,进而生产具有消毒、漂白作用的“84”消毒液。
①实验过程中与负极相连的导管口周围严禁明火,其原因是_______
②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制取“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的原理:;小吴向2mL“84”消毒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84”消毒液显______性,并有漂白性。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了解久置的“84”消毒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品红溶液是一种红色色素。
②“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化钠和碳酸钠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④Ca(ClO)2易溶于水
【提出问题】放置一段时间的“84”消毒液是否变质?如果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提出猜想】猜想1:未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C1O
猜想2:部分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猜想3:全部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1、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适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②另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品红溶液_________猜想3成立
写出实验操作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交流反思】实验最终确定猜想3成立。有人提出直接将这样的“84”消毒液倒掉会污染环境,为了将碳酸钠除去,我们应该向其中加入稀盐酸,直到_________为止。
【拓展应用】“84”消毒液存放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为探究氨气的性质,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同时反应中还有一种气体单质生成。

【查阅资料】常温下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吸入大量的氨气对人体有害,是大气污染物。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       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①是Cu;②是Cu2O;③是________
若猜想①成立,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图中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存在Cu2O:取红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的现象,则Cu2O存在。
【得出结论】以上现象说明,说明N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2019-05-10更新 | 10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制作面包、饼干等食品时需要添加膨松剂,调和在面团中的膨松剂受热分解时放出大量气体,使制品体积蓬松。臭粉(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是常用的食品膨松剂。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Ca(H2PO4)2]、玉米淀粉。
②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揭示膨松剂作用原理
【提出问题】使面包、饼干等食品膨胀的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猜想二: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
(1)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pH<7磷酸二氢钙溶液呈___________性。猜想一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二成立。

【得出结论】使油条膨胀的气体即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任务二: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实验探究】
(2)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测定pHNa2CO3溶液的pH=11
NaHCO3溶液的pH=8
Na2CO3溶液碱性太强,影响食物口感

   

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盐酸

   

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
【讨论交流】
(3)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任务三:探究膨松剂成分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含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②常温常压下,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进行实验】
(4)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①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变___________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生成氨气与二氧化碳。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讨论交流】
(5)经讨论,同学们认为根据实验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利用上述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当观察到___________,确定该物质存在。最终确定结论正确。
【拓展延伸】
(6)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适合用碳酸氢铵作膨松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油炸食品B.水蒸食品C.烘焙食品
2024-05-05更新 | 15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果蔬清洁盐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清洁作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种果蔬清洁盐的成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果蔬清洁盐是一种主要含钠盐的混合物,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可溶;不溶。
【探究一】
(1)取一定量清洁盐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配制成溶液A(备用)。甲组同学取适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色,说明溶液A显碱性,继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甲组同学认为该清洁盐是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结论不合理,根据现象分析清洁盐的成分可能是:
①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             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为验证清洁盐的组成,乙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适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证明其中含有碳酸氢钠;滴加过量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
【探究二】
(3)乙组同学提出清洁盐中除了含碳酸钠、碳酸氢钠外还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清洁盐中不含硫酸钠,含有氯化钠

【探究三】为了进一步确定果蔬清洁盐中除已证明含有的物质外,是否含有其他清洁助剂,丙组同学对果蔬清洁盐进行定量研究,如图所示:

(4)由实验可知,混合物1中的固体成分有_______,经定量分析,所测果蔬清洁盐中含有其他清洁助剂,则m的取值范围_______
2024-05-1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