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碱的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398 题号:16142376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 了解纯碱的制备——“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1)纯碱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
(2)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Cl2 B.NH3 C.SO2 D.CO2
任务二 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一不成立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二不成立
(3)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②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
①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______
猜想三成立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
任务三 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
【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Na2CO3溶液呈碱性,可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溶质质量分数2%2%2%6%6%6%10%10%10%
溶液温度(℃)204060205060204070
溶液pH10.9011.1811.2611.0811.2711.3011.2211.4611.50
【解释与结论】(1)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下列物质可用于去油污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NaOH             C.K2CO3 D.CaCO3
2022·广西·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_____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可能有Ca(OH)2、CaCl2
学生乙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可能有Na2CO3
学生戊可能有NaOH………………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 ____ ,没有 _____
2016-11-28更新 | 173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某校甲、乙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中,分别做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分别倒入洁净的A、B烧杯中。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上层溶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中的上层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
【猜想假设】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析实验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溶质中一定含有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
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和Ba(OH)2中的至少一种。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查阅资料】
1 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先),(后),而且NaHCO3的溶解性明显小于Na2CO3
2 BaC1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烧杯中固体不溶物的质量,随滴入稀HNO3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此进一步得出溶液中的溶质还含有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在甲组同学完成实验的基础上,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_______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
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产生少量气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溶液变为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_______

【学会计算】
甲组同学所做实验中减少的固体前后质量差为9.85克,则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g。
2022-04-26更新 | 23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小丽家里的下水道被毛发、食物残渣等杂物堵塞了,她爸爸买了一瓶管道通回来,经过短时间的浸泡使用,堵塞的下水道很快就疏通了。管道通是怎样使堵塞的下水道重新疏通呢?小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管道通的成分及性质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管道疏通剂的说明书,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NaOH固体与Al粉
2、NaOH溶液会与Al发生反应生成NaAlO2
【实验模拟】
在实验室里,小丽取出了一些NaOH固体和Al粉混合后,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且试管壁发烫。对于壁发烫的原因,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的原因,也可能是______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
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什么气体?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1、小李认为该气体是氧气;小张认为是氢气。
2、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验证假设】
1、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该气体的收集方法叫______
2、小李拿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满气体的B试管中,观察到小木条______
证明他的假设不正确。而现在发现B试管中的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该实验现象证明了小张的猜想是正确的。经实验确定A试管中反应后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原理分析】
对于Al为什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原因,大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猜想。
小李认为,Al的金属活动性排在H之前,所以置换出NaOH中的“H”。但他的观点遭到大家的反对,因为______
小丽猜想是Al的性质比较特殊的原因,经过网络查找,大家终于弄明白了疏通反应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化学知识。
【交流反思】
根据上述实验及NaOH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保管或安全使用管道疏通剂的建议:______
【定量分析】

小王在瓶子上发现了这瓶管道疏通剂的标签,于是他们开始了定量研究,他们向烧杯中加入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2022-03-28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