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3 题号:1710818
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冷却成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
2019-03-08更新 | 35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2】天气谚语“扑地烟,雨连天”中的“烟”,指的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下列有关“扑地烟”形成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水分子停止运动
C.水分子的质量变大D.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024-05-21更新 | 46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分子能构成物质
B.分子间有间隙而原子间没有
C.一个O原子的质量约为g
D.液态变为固态后构成物质的微粒就不动了
2016-11-28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