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 水的净化 > 纯水与某些天然水 >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7 题号:17563945
爱动脑的小辰同学自带水做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有少许难溶性物质出现,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可能是水的硬度太大,电解生成了氢氧化镁等难溶物,结合课堂上学习的水的相关知识,小辰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知识回顾】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I.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配制两种不同硬度的硬水。
用蒸馏水和两种硬水完成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混合溶液用量/滴0001x1222
肥皂水用量/滴510205102051020
产生泡沫量很多
【解释与结论】
(2)设计第2组实验时,⑤中x的数值应为____________
(3)对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Ⅱ.比较不同水样的硬度
【进行实验】用四种水样完成实验,记录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实验操作水样肥皂水用量/滴
市售纯净水2
煮沸后的自来水6
自来水9
湖水14
【解释与结论】
(5)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_____
(6)将自来水煮沸饮用,既可___________,还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河水中有哪些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除去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水?观察河水略浑浊,有固体小颗粒,该河水除含水外,还含微生物等。
【实验方案设计】除去杂质方法与思路:
(1)除去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_的方法。(填字母)
a.沉降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2)净化水的方法,实质上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提纯混合物有以下两种基本思路。
思路一:将难溶性杂质的物质分离除去,如泥沙等。
思路二:_______,如钙、镁化合物等。
【进行实验】
(1)先向盛有河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
(2)再进行过滤液体,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是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
2021-10-23更新 | 17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南南同学学完了溶质质量分数后与小组同学到实验室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先用托盘天平称取纯净的氢氧化钠于洁净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自来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后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对此现象小组同学都感到疑惑,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Ca(HCO32+2NaOH=CaCO3↓+2H2O+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Mg (HCO32+2NaOH=Mg(OH)2↓+2H2O+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碱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______
【实验探究】
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______。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液中再加______试液,液体变红。
【得出结论】猜想______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你的证明方法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若有______,则不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______水。
②用______来判断自来水是否是硬水。
2019-04-12更新 | 5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3】(1)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
还必须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相同。
实验二探究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对比观察:木条燃烧时间的长短。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溶液中导电微粒
验证:离子能导电,水分子难导电。
可选择_________作对比试剂。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
查阅资料:4HNO3 O2↑ + 4NO2↑ + 2H2O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①【实验1】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
②【实验2】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能否证明【实验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③【实验3】中发现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 (体积分数大于0.03% ),能否证明【实验3】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2019-02-03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