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碱的化学性质 > 碱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8048330
某实验小组对SO2的性质进行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硫的制取:铜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疏、水
②二氧化硫可作为漂白剂,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部分相似;
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O2,使用可抽动的铜丝的优点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在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溶液和空气中的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向盛有2 mL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3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水,……酚酞溶液浓度/%浑浊程度]
5大量浑浊物
2少量浑浊物
无浑浊物

【解释与结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
2016-11-28更新 | 93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化学小组的一位同学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来做中和反应实验。他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告诉本组同学后,本组的其他同学立即对现在烧杯内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实验与探究。
【提出问题】现在烧杯内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实验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
(1)甲同学:溶液可能呈酸性;     乙同学:溶液可能呈碱性;     丙同学: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的PH=7。
【实验验证】
(2)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与试管中,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

乙同学猜想正确

2

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与试管中,

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振荡

出现气泡

______同学猜想正确


【实验拓展】
(3)老师提议将上表操作中的酚酞溶液换成下面的药品或用品______(填字母),从理论上也可得出乙同学猜想正确的实验结论。
A.硫酸铜溶液B.pH试纸C.氯化钠D.二氧化碳

(4)若甲同学的猜想成立,则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CaCl2,其处理方法为: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填序号),然后再进行过滤就能达到目的。
①氧化钙          ②氢氧化钙          ③碳酸钙          ④硝酸钙
(5)下面是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的pH变化图,则a点处溶液中所含的离子______(填符号)。
2023-04-14更新 | 4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对碱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预测了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基于宏观视角分析碱的化学性质(如图1)
①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②同学取少量B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缓慢加足量稀盐酸_____猜想二正确

(2)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如图2)
烧杯A和烧杆B中分别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向烧杯A和烧杯B中分别加入硝酸铁溶液,出现的相同实验现象是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从微观角度分析现象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3)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差异性
向烧杯B中滴加硫酸钾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而向烧杯A中滴加硫酸钾溶液与烧杯B中现象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
(4)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
烧杯C中盛有某溶液,请根据所含的微粒预测该溶液能与下列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B.铜片C.硝酸钠溶液D.稀盐酸溶液
2023-05-13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