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8275184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_____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2)【实验探究】
序号操作现象结论
方案I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__________成立
方案Ⅱ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_______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
(3)【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甲认为方案I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理由:___________
同学乙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
(4)氯气与水反应生产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兴趣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O2 猜想二:SO2 猜想三:H2 猜想四:N2
(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正确,依据是______
(查阅资料)SO2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水。
(实验探究)同学们收集气体,并分别对各自的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______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质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不变猜想______
实验3: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并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______猜想三正确

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老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即可通过更简便的方法验证猜想二,你认为所选择更为简便方法的依据是______
(拓展与延伸)
据老师介绍,CuSO4可做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需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有:①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______
2021-12-20更新 | 13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立家的下水道被杂物堵塞,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并按照说明放了一些在下水管道中,管道中出现“沸腾”,并产生大量气体,一会儿后堵塞的管道畅通了。小立对此十分好奇,于是将剩余的管道疏通剂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管道疏通剂
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固体和铝粉疏通原理: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一种常见气体,同时放出热量;偏铝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注意事项:……
【查阅产品说明】
(1)上表是购买的管道疏通剂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说明书中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Ⅰ】管道疏通剂遇水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
【实验1】取适量管道疏通剂和水于反应装置A中,按图甲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反应装置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

(3)实验中观察到C处气体燃烧、___________,说明猜想二正确。
(4)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Ⅱ】实验1完成后装置A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2】取实验1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
(5)①小立认为上述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②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写出操作及现象)。
【拓展延伸】
(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17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2)小强查阅资料: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小资料:
二氧化碳气体能够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CO2
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
【表达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
该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_____
“结论2”不正确_____
2021-09-30更新 | 2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