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5 题号:18431011
铜及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铜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工业上用含铜废料(如:碎铜、电缆皮等)。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主要流程如下:
   
(2)含铜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3)该流程中,加入H2O2后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加热的原因为_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一致指出,将滤液经蒸发浓缩、______(填结晶方法)、过滤等操作后,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晶体采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
(三)铜生锈会生成碱式碳酸铜,而工业上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种类较多,其组成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
资料:xCuCO3·yCu(OH)2·zH2O加热至200℃时会分解得到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测定某种产品的组成,该兴趣小组准确称量了25.8g的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B中溶液质量/g

C中溶液质量/g

D中溶液质量/g

E中固体质量/g

反应前

100.0

100.0

100.0

120.5

反应后

105.4

104.2

100.2

120.5

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5)实验前应该先______,再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后称量B、C、D、E的质量。
(6)停止鼓入氮气,调控温电加热220℃持续加热,观察到装置B中______时表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
(7)反应结束后,再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8)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1】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氢气被看做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氢气的制备及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I、氢气的制备
(1)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催化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其中涉及的反应有:
a: 6ZnFe2O46ZnO+4Fe3O4+O2↑ b: 3ZnO+2Fe3O4+H2O3ZnFe2O4+H2
该循环制氢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镓:Ga)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利用甲烷(CH4)和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主要在500℃以上发生下列反应:
a:CH4+H2O=CO+3H2; b:CO+H2O=CO2+H2
   
①提纯氢气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金属膜透氢,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微观角度描述该过程___________
②提纯氢气还可以用CaO作为吸附剂吸收除去CO2.使用一段时间后氧化钙会转化为碳酸钙而失效。失效的吸附剂经煅烧可再次投入使用,但经多次循环后,吸附效果仍会降低。固体结构变化如图3所示,请分析吸附剂效果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Ⅱ、氢气的储存
(4)储氢金属是一类能够与H2结合呈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Na可与H2结合生成氢化钠(NaH),氢化钠与水反应可释放出H2,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Ⅲ、氢能的应用
(5)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氢气,氢气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原料的成本B.生成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C.金属的回收利用
2023-05-27更新 | 234次组卷
【推荐2】山梨酸是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实验小组欲探究山梨酸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小青取适量的山梨酸按图1进行操作,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在火焰上方,根据实验现象确定山梨酸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其他同学认为小青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____
(2)为了进一步确定山梨酸的元素组成,小明取4.48g山梨酸利用图2进行实验。

①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____
②装置A中需配制360g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向一定量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_____
③装置B中氧化钙固体的作用是_____
④装置C中的氧化铜能将山梨酸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若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氧化铜的颜色变化为_____
⑤将生成的气体缓慢通过装置D,装置D应选图3中的_____
装置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
浓硫酸125.3g128.18g
浓NaOH溶液85.6g96.16g

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山梨酸的化学式_____
若没有装置E,通过实验测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
2020-08-28更新 | 142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较难 (0.4)
【推荐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我们对二氧化碳有全面的认识。
Ⅰ.二氧化碳的发现
(1)1772年,拉瓦锡进行木炭在纯氧燃烧的实验,发现只生成一种气体,由此得出该气体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拉瓦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后来,人们用更精确的实验方法证明了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便于控制生成CO2的速率,发生装置应选用图1中_______(选填编号)。用图2装置收集CO2时,空气从_______(选填“a”或“b”)口排出。
Ⅲ.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3)控制CO2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_______
(4)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
①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3。

据图分析:第一阶段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_______。第二阶段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②365g含CaC2O4·H2O80%的固体分解,最终制得得CaО质量为_______g。
2024-06-15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