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溶液 > 溶液的浓度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7 题号:18564518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只知道原溶液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
   
【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是否变质?
【进行猜想】
猜想Ⅰ:原瓶中是NaCl溶液;             猜想Ⅱ:原瓶中是NaOH溶液;
猜想Ⅲ:原瓶中是Na2CO3溶液;       猜想Ⅳ:原瓶中是NaHCO3溶液。
【查阅资料】
(1)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上表可知,猜想Ⅳ一定错误,因为_________
【进行实验】
(2)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说明猜想Ⅰ错误,理由是_________
(3)小组同学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_________
【获得结论】
(4)猜想_________正确。
【拓展延伸】
(5)实验(2)中检验无色溶液B时,能代替硫酸铜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镁             b.PH试纸             c.氧化铜             d.酚酞试液             e.氯化铁溶液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 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713119
【探究过程】
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_____;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该气体是_____
【探究结论】
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探究反思】
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_____
2019-12-21更新 | 3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输液管上加了如图1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小明发现该品牌加热棒里的成分是活性炭粉、氯化钠、还原性铁粉及少量的。现对有关物质的性质及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铁粉、都能被磁铁吸引,均呈黑色,都能与酸溶液反应。
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一:测定加热棒内氯化钠的含量
(1)方法1:取1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固体质量为8g,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方法2:取方法1中的滤液和洗涤液:加入过量溶液,生成沉淀,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判断所加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______。将过滤后的沉淀直接干燥、称量,则实验结果将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实验二:测定加热棒内铁粉的含量。
(3)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通过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计算铁的含量。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三:测定加热棒内四氧化三铁的含量。
(4)另取10g样品,用磁铁充分吸引样品,得黑色粉末。取黑色粉末进行下列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
A.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       B.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
②设计C装置的目的是______,写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_
③实验前后B装置的质量差为0.22克,则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一定量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
I.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
Ⅱ.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本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
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
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

(2)写出待测液中的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时,应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mL.
【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
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g(OH)2↓+2NaCl.
取待测液称重     ②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   ③过滤出沉淀物   ④洗涤沉淀   ⑤干燥称重
乙组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5)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____________
(6)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2019-09-24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