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239 题号:19516851
某化学探究与实践社团的同学对自热食品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遇水产生蒸汽加热食物的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同学们利用实验室中的生石灰样品进行甲实验,观察到_______,放出大量热。

   

【提出问题1】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根据证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思路与方法,利用所学知识,在甲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乙实验。
【证据与结论】乙中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甲中生石灰遇水后的液体中含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即从生成了其他物质的角度证明生石灰与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2】该生石灰样品是否有部分发生变质呢?
【质疑依据】裘臻认为实验室中的生石灰可能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质;若再接触二氧化碳会继续变质,继续变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探究2】

   

【证据与结论】根据C实验现象,可确定该生石灰样品中没有_______(填化学式)。
选择给出的数据,通过定量计算,确定了该生石灰样品部分发生变质、变质后的成分以及该生石灰的变质程度(即已变质的生石灰占变质前纯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交流与反思】根据最终确定的该生石灰样品的成分,秦思推测A→B过程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变化的趋势如下图,经过交流,同学们认为他的推测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你如何评价他们的推测?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碱式碳酸铜可用作有机催化剂。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SiO2及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流程如下:
   
(1)“浸取”时辉铜矿中的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测得铜浸取率随H2O2浓度(mol/L一种浓度的表示方式)及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如图:由图2中的点a分析,浸取时Fe2(SO4)3也起到了氧化辉铜矿、提高铜浸效率的作用,其理由是_________;图3浸取铜较合适的温度是_________℃。
(3)“除铁”步骤调pH使Fe3+形成沉淀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填选项字母)
a.CuCl2 b.CuO c.HCl
   
(4)实验时发现,若反应时溶液的pH过大,所得产品Cu2(OH)2CO3的产率偏低,但产品中Cu元素质量分数偏大,原因是_________
(5)研究发现,制备过程中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不同,所得产物纯度不同。若以a表示Na2CO3与CuSO4的投料配比,通过测定固体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获得固体残留率可检测样品纯度。
已知:固体残留率=
图4、图5分别是a=0.795和a=0.530时所得固体的热重分析曲线,依据曲线判断制备Cu2(OH)2CO3适宜的a______(填“0.795”或“0.530”)
   
2023-06-16更新 | 24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来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大小,他们将一块铝片和一块相同质量的锌粒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发现开始时锌粒产生的气体更快,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排在锌的前面,应该铝更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了“金属活动性、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锌比铝
产生气体快?
【猜想与假设】猜想1:锌与铝表面的氧化物;猜想2:酸的种类;猜想3:温度
【实验探究】(1)按题中开始时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比较锌、铝的金属活动性是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2)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表面积相同的锌、铝,分别放入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中锌产生气体快,铝刚开始反应比锌慢,后逐渐快起来猜想1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所以做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时,必要的处理是______
【实验拓展】再写一种影响铝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______(与以上题中提到的影响因素不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2017-05-25更新 | 24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一)某学习小组仿照拉姆塞发现稀有气体的实验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并制备少量氮化镁。(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已略去,忽略气体密度变化;假定每步都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①点燃或加热时,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其中氮元素为-3价)。
②装置丁内收集到气体的密度为ρ g/mL。
部分实验步骤:
Ⅰ.装入药品,连接装置,点燃甲处酒精灯,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Ⅱ.点燃丙处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Ⅲ.停止通入空气,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
实验测得数据:装置甲、丙硬质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分别增加g、g;装置乙质量增加g;最终装置戊量筒里水的体积为V mL。
回答问题: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装置甲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Ⅰ中点燃甲处酒精灯,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ρ、V的代数式表示)。
(二)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浸泡蔬菜以杀死虫卵,清除农药等。小苏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变质()。小明对厨房里的小苏打取样探究。
【做出猜想】
(6)猜想1:该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该样品是
猜想3:该样品是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受热不分解;②溶液中不反应。
【定量探究】取该样品g在一试管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至初始温度称量,试管中物质质量为g。
【讨论交流】
(7)测得,可以确定猜想______(填“1”“2”或“3”)不成立。
【定性探究】ⅰ.另取一定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₂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ⅱ.待上述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
【反思与评价】
(8)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实验ⅰ、ⅱ,可以断定最初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填“1”“2”或“3”)正确,实验ii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中涉及过滤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使漏斗下端管口正对烧杯中央
b.玻璃棒末端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漏斗中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d.过滤器中的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2023-06-27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