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9976397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与空气中的氧气饭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的原因:______
(3)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色固体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______
(4)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答一点):______
23-24九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几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该实验中选用汞的优点是___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实验仪器易得到D.反应不需要条件
(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兴趣小组同学对图2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体积为25mL的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能返回至原处,则说明___________
②实验时,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会从原来的20mL处移动,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后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③对照图2实验,你认为图3实验有何优点? 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4)兴趣小组同学,还设计了用传感器技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其中Y表示的是___________变化的曲线。结合X、Y两条曲线。分析图5中CD段气体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2021-12-18更新 | 16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Ⅰ.课本实验:图1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常用的装置。
(1)实验原理:过量的___________与氧气反应,使容器内的气压减小,吸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瓶内空气中___________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剧烈燃烧,产生___________,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___________(填序号)的性质。
A.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C.不能燃烧D.不支持燃烧
(4)实验反思:①在做该实验时,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②对实验药品的选择: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和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则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创新实验:
(5)小组同学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 mL),让试管里的足量红磷充分燃烧后,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最终注射器活塞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2023-06-11更新 | 123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甲、乙、丙三同学在学完了第二单元后,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想探究能否用其它物质来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他们选取了以下几种物质:铁丝、硫粉、木炭、镁条(镁是一种金属)。凭已有知识他们进行了讨论:

(1)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甲同学首先认为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理由是_________,乙同学认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红磷,理由是_______
(3)丙同学认真思考乙同学的理由后认为:若用木炭来代替红磷且实验要获得成功必须作改进。他预先在集气瓶中装了一种物质,结果实验成功了,你认为他预先在集气瓶中装的物质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________
(4)对于镁条三同学凭已有的知识无法判断,他们于是进行了如下的探究:他们用如图 2 所示装置和光亮镁条进行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放入瓶中燃烧,观察到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产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70%(实验过程中所有操作都是正确的)。
①冷却后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为了让实验取得成功,该同学进行实验时的第一步是_______
③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超过其容积的五分之一,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问题:氮气为什么减少呢?
假设一:氮气与瓶内其它物质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
④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
(5)三位同学又设计了图 3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B.乙瓶中有水流入,甲瓶没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中均无水流入
2022-11-18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