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20739968
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I、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Ⅱ、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
Ⅲ、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
【提出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1:氧气:猜想2:___________: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水蒸气
小明认为猜想3和猜想4都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一】镁条与氧气的反应
甲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表:
过氧化氢的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
110%20140
215%20120
320%x112
表中x=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产生氧气速率越快。
收集纯净的氧气,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实验二】镁条与氮气的反应
收集纯净的氮气,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的猜想中,猜想___________成立。
【拓展交流】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1)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l2
猜想:有CaCl2和HCl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实验探究】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滴加Na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3)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
(4)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2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已完全反应)进行了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而该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可以和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
(1)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______,说明猜想正确。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分解为CO和CO2
【设计实验】称取固体样品6.0g,置于上图装置D中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氧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E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2)证明草酸的分解产物中有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4)写出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下列为加热装置前所涉及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关闭K2,打开K1,使装置A中的反应先进行一段时间
③连接仪器                       
④关闭K1,打开K2
(6)若装置E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0.1g和31.2g,则该固体样品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
②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写出木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猜想】
(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成分是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 C和CO
B. 只有CO
C. CO和O2的混合气体
D. 只有CO2
(2)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猜想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小明和小强均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
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022-04-19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