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3 题号:21000325
某兴趣小组以CO2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CO2的用途】
(1)下列有关CO2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

【探究CO2的性质】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测量了反应前后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步骤1:某同学检验了图1装置的气密性,得到如右侧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2:两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水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打开活塞1和活塞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2所示。
(2)步骤1中该同学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打开活塞1和活塞2,______(填“推”或“拉”)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停止。
(3)图2中,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______(填“I”或“Ⅱ”)。
(4)图2中,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探究】
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同学们又进行如图3所示实验,把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4所示,纵坐标为某一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为时间(s)。

(6)①实验中没有进行数据采集的其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②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______
③根据图4中信息,推断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究物质的组成
依据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可以测定物质的组成或检验物质的成分。
Ⅰ.测定煤的组成
为探究煤的组成中含有硫、碳元素,小组同学进行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①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S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CO2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且能使其褪色。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资料,小林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进行探究。(假设煤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挥发)

(2)小林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煤中含有硫、碳元素,推理得出煤中含有硫元素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推理得出煤中含有碳元素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Ⅱ.检验成化饼干的成分
某品牌威化饼干的配料如图,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部分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
【实验准备】取一定量的饼干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通过半透膜渗析(除去蛋白质等有机物),得到待检液。
(3)小林同学用待测液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饼干中含有碳酸钠
______________饼干中含有氯化钠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某公路两侧的植物生长情况明显劣于其他地区的同类植物,同学们对该公路两侧土壤的成分、土壤污染的成因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中含有Na以及Fe2O3等,而公路两侧的土壤中钠、钾、锌、铅、镉等元素含量较高。
活动一:验证土壤中含有和Fe2O3
【实验准备】同学们从公路两侧取少量土壤带回实验室,在土壤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搅拌、静置、过滤,得到滤液。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____________土壤中含有Fe2O3
方案二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土壤中含有SO42-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方案二的结论不正确,若想得到正确结论,实验操作中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
活动二:分析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及其来源
【分析反思】公路两侧土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有害元素的是锌、镉、______,这些有害元素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活动三:讨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讨论交流】处在公路两侧的农田土壤也一定受到了污染,这种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而且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农产品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为防止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022-07-09更新 | 16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关于金属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铝及其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了解铝的物理性质
(1)飞行器的制作常用到铝及其合金,主要利用的它们的性质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任务二认识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制品的表面不需要像铁那样涂油或刷漆,原因是________
任务三探究铝与酸的反应
探究活动一   小组同学用打磨过的形状、质量、大小相同的金属铝片分别与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如图实验Ⅰ、Ⅱ),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反应时间(分钟)1251520
稀盐酸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反应结束
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极少量气泡少量气泡少量气泡
(3)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2: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实验探究】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时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
0-5分钟步骤一: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片打磨过的形状、质量、大小相同的金属铝片,再分别加入_____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中,铝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且产生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铝片表面两分钟后才逐渐出现极少量气泡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较快,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慢
5-10分钟步骤二:实验至5分钟时,同时进行以下对比实验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2mL10%的硫酸钠溶液_____猜想1、2均正确
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10%的_____溶液铝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

【讨论与交流】
(5)同学们发现反应15分钟后,两支试管中反应速率均减慢,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拓展与延伸】下图反应装置中放有另一段未打磨的铝片.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同学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随过量稀盐酸加入时的温度和压强变化曲线。

(6)①AB段压强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反应在_______点停止。
②BC段压强增大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06-19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