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279817
回答下列问题
(1)A、B、C、D、M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白色固体,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A为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物质B为____
②构成物质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③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用__________检验产物M,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
(2)压缩容器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如图所示。下列最能表示水液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___(填字母)。
A.B.C.D.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

资料: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氨水呈碱性。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到3滴酚酞溶液,再加入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
(4)小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取一条长10cm、宽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1.5~2cm滴一小滴酚酞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滴10~15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020-12-28更新 | 64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请回答下列文学内容中所蕴含着化学知识问题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______________
(2)真金不怕火炼______________
(3)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______________
2017-04-06更新 | 10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
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H2SO3),H2SO3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被氧化成硫酸(H2SO4)。
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也会产生少量硝酸。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O),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二氧化氮(NO2)。NO2是一种红棕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是迥异,一氧化氮与水基本不发生反应,而二氧化氮能与水作用生成硝酸(HNO3)。
酸雨对环境、工农业生产、建筑、森林、植物等危害巨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2的物理性质______
(2)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H2SO3在空气中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你认为防治酸雨的方法是______
2021-12-06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