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2 题号:22440328
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小福和小田发现,茶垢清洁剂遇水,有气泡产生,能迅速清洁茶具上附着的污渍。小福和小田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茶垢清洁剂的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②过氧化氢溶液可以使变红色的酚酞溶液褪色;
③ MnO2 与 Na2CO3、CaCl2 均不反应。
【提出问题】茶垢清洁剂与水反应后的产物中含有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Na2CO3 和 H2O2
【实验探究】
(1)将茶垢清洁剂溶解在水里,取少量溶液加入试管中,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操作现象结论
1向试管中加入足量 CaCl2 溶液____产物中含有 Na2CO3
2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 MnO2,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物中含____(填化学式)
(2)步骤 2 中产生大量气泡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实验结论】茶垢清洁剂与水反应后的产物中含有 Na2CO3 和 H2O2
【交流讨论】
(3)老师提出:步骤 1 中是否可以用无色酚酞溶液来检验 Na2CO3 的存在?小福认为不可行,原因是____;小田表示,若更换步骤 1、步骤 2 的实验顺序,则可行,原因是____
【实验反思】
(4)结合上述实验事实,你对于保存茶垢清洁剂提出的建议是____
(5)茶垢清洁剂的去污原理是利用过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的产物,能使茶垢分解、剥离、脱落, 你认为使用时加入____(选填“冷水”或“热水”)效果更好。
2024·广东深圳·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习小组从课外资料上了解到:当H2还原CuO时可能会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粉末生成,现设计实验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固体产物成分。
【资料信息】
①Cu2O可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Cu2O受热时可被H2还原为Cu;
③浓硫酸和碱石灰具有吸水性;
④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
⑤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还原实验】

连接上图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在A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点燃C处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当黑色固体完全变红后,移去酒精灯,待C装置固体冷却后,停止通入氢气。
(1)加热前,需_______,防止爆炸。
(2)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成分猜想】
猜想一:固体产物全是Cu;
猜想二:固体产物_______
猜想三:固体产物中既有Cu也有Cu2O。
【探究实验】
探究过程现象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
另取a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在氢气流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固体质量为g砖红色固体变为红色猜想_______成立

(3)根据探究结果,写出H2还原Cu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实验反思】
在制取氢气时,该学习小组成员不小心把浓硫酸当成稀硫酸使用,导致实验进行到后阶段才能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为红色,请解释原因_____,写出锌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3-02-11更新 | 19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为熔喷布,其主要由聚丙烯塑料加工制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制成熔喷布的聚丙烯塑料进行以下探究。
探究1:聚丙烯塑料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进行实验】将聚丙烯塑料剪碎后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固体熔化,停止加热并冷却后又凝固,说明聚丙烯是_________塑料。
探究2:聚丙烯塑料的元素组成是什么?
【头验验证】
方案一: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将聚丙烯塑料放在酒精灯(酒精:C2H5OH)上点燃,观察到漏斗中有水雾、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聚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错误,不能证明聚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__

方案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聚丙烯塑料的元素组成。(已知:B装置中氧化铜能确保聚丙烯塑料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1)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目的是_________
(2)D装置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数据记录】4.2g聚丙烯碎片在B装置中充分燃烧后,C装置增重5.4g,D装置增重13.2g。
【实验结论】聚丙烯塑料由________元素组成。
【反思评价】
(1)有同学认为C装置与D装置不能调换位置,原因是_________
(2)如果没有E装置,会导致碳元素质量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3-04-19更新 | 9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古代造纸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一:走近古代造纸术
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古代造纸的流程如下:
   
(1)竹、麻加入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和水浸泡、打浆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活动二:探究造纸黑液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竹、麻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油脂、木质素等成分,造纸时加入碱性物质是与油脂、木质素反应,提取植物中的纤维素。
②造纸工业的碱法制浆工艺产生的黑液含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呈黑褐色,故称作黑液,即废液。
同学们模拟古代造纸的过程,得到了一定量的黑液,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呢?同学们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提出了猜想:
【猜想假设】
(2)猜想一:只含有KOH;猜想二:含有KOH、_______;猜想三:含有KOH、K2CO3
【设计实验】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猜想二不正确
2.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产生气泡猜想三正确

活动三:定量测定
为了测定黑液中K2CO3的含量,同学们利用电子天平作了以下测定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已知
   

黑液质量

反应前仪器和药品总质量

反应后仪器和药品总质量

10.00 g

442.64g

442.20g

(4)请计算黑液中K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评价】
(5)该小组同学按上述实验规范操作,测得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条)
活动四:黑液处理
老师提示:通过以上探究,证明造纸后的黑液呈碱性,不能直接排放,需处理至中性后再排放。
【拓展延伸】
(6)在沿海城市,有人建议未来可以利用废弃贝壳磨细,溶入少量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来制“石头纸”,与传统纸相比,“石头纸”的优点为________(答1点即可)。
2023-06-03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