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酸的化学性质 > 酸的通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54 题号:22835626
硫养粉(Na2SO3)为白色粉末,作为一种漂白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和护色剂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硫养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工业生产的硫养粉可能混有Na2CO3。化学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硫养粉,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来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ⅰ.Na2SO3易溶于水,能与常见的酸(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O2、H2O和钠盐。
ⅱ.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ⅲ.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CaO和 NaOH 固体。
【提出问题】久置的硫养粉中含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2SO3
猜想二:Na2SO3、Na2SO4
猜想三:Na2SO4
(1)猜想四:___________
猜想五:Na2SO3、Na2SO4、Na2CO3
猜想六:Na2SO4、Na2CO3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2)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①B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猜想三、六不正确
②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一、二不正确
另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无气泡产生后,再滴加适量 BaCl₂溶液,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五正确

【反思交流】
(3)有同学认为仅仅通过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一、二不正确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严谨,请将实验现象②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Ⅱ的实验操作中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此处不能换成稀硫酸的原因:__________
【反思拓展】
(5)硫养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容易 (0.94)
【推荐1】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A、B、C三个学习小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A组】
(1)探究中和反应。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图A),最后溶液为无色。甲同学认为溶液显中性,乙同学认为不对。乙按以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有气泡产生稀盐酸过量

【B组】
(2)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图B)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丙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
丁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溶质还有一种可能是_______,戊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戊同学猜想正确

【C组】
(3)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己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图C)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己同学和C组得出结论,这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4-02-06更新 | 8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容易 (0.94)
【推荐2】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______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______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
【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猜想2:HCl NaCl NaOH猜想3:HCl     NaCl
【交流讨论】小月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
【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亮取少许B烧杯中溶液,向其中加入有色溶液,观察到_______,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
【反思与总结】通过此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在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只需要选择与需要验证的物质是否_______,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2021-12-06更新 | 4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