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题型: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 题号:22927163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古话有两句谚语“一天一个暴,田埂上都长稻”,“种豆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 这两句话描述的是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自然固氮,即在雷雨天气,空气中的N2和O2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NO2。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水反应生成所酸(HNO3)和NO。生成的HNO3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和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第二种方式是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把空气中的氮气直接转化成氮肥。
其实还有一种固氮方式是人工固氮,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在商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氮,然后氧再制成尿米、硝酸等其他含氮物质。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也因为合成氮的工艺被誉为“从空气中制造面包的人“,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这些固氮方式,把氮气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肥料,使粮食产量翻倍,造福人类。
(1)从文中可知,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NO与O2反应生成NO2,体现了O2______性。
(3)NO和NO2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请写出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方程式______
(5)“从空气中制造面包”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可用于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工业生产84消毒液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由上述流程可推知的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
(2)残余氯气必须回收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9-01更新 | 141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口罩成了每家必不可少的“保护神”。口罩中金属条是铝制品的,其设计是为了使口罩更贴合面部,提升口罩的防护效果,同时还能起到帮助辨别别口罩正反面的作用。口罩通常由三层构成,如图为某种口罩的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阻隔效果。
口罩的材质缝隙小于病毒体积,可对病毒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口罩本身的静电作用还可将部分病毒吸附在其外层。聚丙烯纤维是以丙烯聚合得到的聚丙烯为原料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丙烯常温下为无色、稍带有甜味的气体,易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口罩生产出来以后,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环氧乙烷为一种最简单的环醚,在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0℃时可达141kPa,这种高蒸气压决定了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时穿透力较强,因此在很多医疗器械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又因其本身具有毒性,在杀菌消毒后还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达到残留标准后再出厂。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口罩中的金属条用铝而不用铁,是因为铝比铁在空气中更不易锈蚀,请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
(2)丙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至少填写一条)。若丙烯着火时最好选用______(A.干粉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相比其他消毒剂,环氧乙烷能作为医疗器械杀菌消毒的优势之一是______
(4)下列关于口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口罩可以有效阻止含有细菌、病毒的悬浮颗粒、飞沫进入人体
B.雾霾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部分有害气体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
C.口罩灭菌后,要使环氧乙烷残留药品释放,达到安全标准
D.一次性口罩需要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应放入有害垃圾桶
2023-02-05更新 | 3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3】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写到下列横线上: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________
(2)铁锈是一种红棕色粉末________
(3)水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_______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
2022-03-28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