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氧气 > 氧气的制取 > 实验室制取氧气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9 题号:5713510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
(2)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 ,锥形瓶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3)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6)用A装置还可制取________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学习小组对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以下研究。请根据图(1)~图7回答问:

(1)将图1和图6连接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若用图6收集一瓶含1/4空气的氧气,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它在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甲同学用图2和图___________连接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图2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带孔的隔板[如图3],则大理石应放在___________处(填“a”或“b”),该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____________;若加入盐酸过多,则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要使反应停止,其操作是_____________
(4)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前他事先往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学由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猜想2:……
甲同学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1234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15%
粉末用量/g0.50.50.50.50.5
收集到500m气体时所用时间/s5601861033512
反应后液体温度/℃2638435971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甲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___________
(5)利用如图7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唧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__________火焰。用烧杯中的溶液吸收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____________
2019-08-27更新 | 339次组卷
【推荐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最佳装置组合______(写出装置代号,下同),原因是______;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______,目的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也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实验中发现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从下面选择)
A.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的纯度展开如下探究: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1实验2
氧气的体积分数(%)79.779.679.988.489.087.9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79.788.4
数据分析: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实验3]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氧气,已知集气瓶体积为100mL, 该同学实验前向装置中加入80mL水,然后将其倒放在水槽里,按规定的操作流程收集气体(假设水完全排出),收集的气体中含______mL氧气。实验反思:若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纯净,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写出一条既可)。
2021-10-20更新 | 125次组卷
【推荐3】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氧气
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我们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暖宝宝贴”是冬天常见的取暖小物件,其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用 “暖宝宝贴”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原理就是铁生锈消耗空气中氧气和水并放出热量。
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 mL)中水的体积为45 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回答问题:
(1)成分中的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和红磷燃烧相比,该实验的优点有 ___________
(3)本次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二、双氧水
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探究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5)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较多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7)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0 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④得出结论。
(8)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_____不变。
【实验反思】
(9)依据实验一、实验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___________等。
三、碳酸氢铵
如图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改进装置,

【查阅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0)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实验前首先要检查  ___________
(11)在烧杯中先加入水,然后向其中加入生石灰,烧杯A中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实现了反应所需的温度条件,说明该反应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12)根据现象:___________,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13)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