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9 题号:6048445
如下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是燃烧需要_____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若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五分之一,实验中应注意事项有_______.(写出两点)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用下图装置模拟制备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查阅资料。
I.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2~10.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
II.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钠(NaClO)都具有漂白性,都能使有色溶液褪色,但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会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III.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一种生活中常用做调味品的物质和水。
IV.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有毒,会污染环境,氯气溶于水得到黄绿色溶液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V.次氯酸钠与浓度较大的盐酸反应,放出黄绿色气体和生成两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洗气瓶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备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
(2)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c.取_________ mL pH=13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_________性。获得这个结论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请设计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
2022-06-08更新 | 5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你认为C装置与B装置相比,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用装置E收集CO2气体,如何知道已收集满?_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18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利用数字传感器可以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甲锥形瓶内发生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由图1分析可知:曲线______(填“①”或“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3)用图2装置收集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填“x”或“y”)导管口处。
(4)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然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5)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

20mL

淀粉0.5g

a

2

20mL

MnO20.5g

b


①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好,则a______b。
②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后,迅速插入一只装有20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变黑的铜丝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还有可能与______有关。
2023-05-03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