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盐和化肥 > 盐的性质 >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8184694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1)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9,可知碳酸氢钠溶液__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 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一种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1] 如图所示,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

(2)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产生___________(填现象)。
(3)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
(4)欲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猜想1:可能是NaOH;猜想2:可能是Na2CO3;猜想3:可能是NaOH和Na2CO3
实验2: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该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猜想_______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固体产物中含Na2CO3
③取步骤②所得上层清液,滴加_____无明显现象猜想2成立

[实验结论]
(5)NaHCO3受热易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发酵粉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发酵粉中其他组分不参与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
①取50g样品于锥形瓶中,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
②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直至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
③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再增加;
④测量干燥管增加的质量与时间关系(见曲线图)。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鼓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缺少装置甲,将导致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测得干燥管增加的质量与时间关系(见曲线图),涉及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请回答: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②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6)[拓展应用]
①碳酸氢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固体药品,已知它们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鉴别,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碳酸钠(),可以轻松将不易清洗的茶垢除去。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系列探究。
小华按照说明书将适量茶垢清洁剂放入有茶垢的杯子中,加入热水浸没茶垢,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冲洗茶杯,茶杯光亮如新。
探究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Ⅰ:猜想       
Ⅱ:猜想       
Ⅲ:的混合气体
(1)【实验验证】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对猜想进行验证:
   
操作现象结论
检查气密性后,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B、C,向D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B中______;D中______猜想Ⅰ正确。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探究二:过碳酸钠与热水反应后所得溶液E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认为溶质可能含有:
猜想Ⅰ:
猜想Ⅱ:NaOH
(2)【实验验证】备选试剂:稀盐酸、饱和溶液、溶液、酚酞溶液、溶液。
操作现象结论
步骤1:取少量溶液E,滴加稀盐酸。______猜想Ⅰ正确。
步骤2:另取少量溶液E,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无明显现象。猜想Ⅱ不正确。
(3)【交流与讨论】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中选用而不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3-07-11更新 | 41次组卷
【推荐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
【查阅资料】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
【进行实验一】
序号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实验现象
1   0.1%CaCl2溶液+0.1%Na2CO3溶液有浑浊
20.1%CaCl2溶液+0.1%NaHCO3溶液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Ⅰ中,Na2CO3与C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结合资料分析,实验2中CaCl2与NaHCO3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______
【进行实验二】改变溶液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NaHCO3溶液
0.1%1%5%
CaCl2溶液0.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
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
5%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大量气泡
【解释与结论】
(3)将浊液过滤,滤渣用蒸馏水洗净后,检验滤渣为碳酸盐需要的试剂是_____
(4)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若想观察到浑浊,可选择NaHCO3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5)NaHCO3与CaCl2在溶液中的反应为:2 NaHCO3+CaCl2=2NaCl+CaCO3↓+H2O+CO2↑,部分实验未观察到气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综合以上实验可知:
①盐与盐在溶液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其他类型的反应。
②影响盐与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因素有______
2023-06-25更新 | 25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亮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他是不是拿错了药品,小亮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小亮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根据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3)请设计一实验来证明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2024-04-04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