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综合应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7 题号:8235964
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下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老师提示:
I.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II. 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同学们选用某种酸碱指示剂对待测液进行检验,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待测液呈碱性,表明含有氢氧化钠
探究活动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
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
(2)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 ________ mL。
【实验2】用沉淀法测定:
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5)步骤③过滤出的沉淀物是 ________________
(6)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7)甲组同学称取100g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向其中边入氯化镁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镁溶液质量和产生沉淀质量的数据如下:
加入氯化镁溶液的质量/g050100150200250
沉淀的质量/g02.95.8m11.611.6
①表中m= _____
②则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 (有计算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应用题 | 适中 (0.65)
【推荐1】I、《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巨著。书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将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后其底铺薪,发火煅红。
以下是模拟该过程的流程图。

(1)流程中“粉碎”炉甘石的目的是______
(2)反应区内碳酸锌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冷凝区中将气态锌转化成液态锌,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Ⅱ、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E均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固体,在常温下,B和D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

(4)A的化学式为______
(5)D→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请写出B与E具有的相似化学性质______
2024-02-06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光的地方就会有文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蜡烛,如今现代都市华灯璀璨。照明经历了从火到电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Ⅰ.古诗新证,也谈“剪烛”
最初的蜡烛为单股烛芯,在使用中很难完全燃烧,所以需要不时的将烛芯残留的末端减掉.后来发明了多股棉线烛芯,烛芯更加松散蓬松,可以完全燃烧,不需要不断修剪烛芯。
(1)相比单股烛芯,多股棉线烛芯可以完全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当风秉烛,追本溯源
某化学实验小组经过查阅资料知道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的,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该小组进行了石蜡的组成元素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石蜡中含有哪些元素?
【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结论
Ⅰ.点燃蜡烛,在烛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石蜡中含有①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Ⅱ.将烧杯迅速倒转,并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②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2)操作Ⅰ说明石蜡中含有______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3)操作Ⅱ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请写出操作Ⅱ中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石蜡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呢?
(5)同学们取13g石蜡固体,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测得生成44gCO2和9gH2O,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石蜡中_______________氧元素(选填“有”“无”“无法确定”之一)。
Ⅲ.冰光而行,传承文明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推动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在现代,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储能设备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回收废旧电池的同时,发现电池内有黑色固体,研究黑色固体成分,开展如下的实验:
【查阅资料】废旧干电池中可能含有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锌等固体。其中氯化锌白色固体、可溶于水。
   
【提出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为炭粉
(6)猜想二:黑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猜想三: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和炭粉
【实验探究】探究废干电池筒内黑色固体的成分
   
(7)气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8)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固体D在步骤Ⅳ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9)由此得出结论:猜想_____是正确的(选填“一”“二”“三”之一)。
2023-11-05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应用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医护人员常用84消毒液、次氯酸和医用酒精做消毒剂。
(1)84消毒液于1984年由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故称之为“84消毒液”。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具有强氧化性,见光或受热就迅速分解。84消毒液常用于地面、下水道、厕所等处的消毒。
以上描述中,属于84消毒液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84消毒液应___________保存。
(2)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常用于门把手、快递包装盒、外套、鞋子等的消毒。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3)消毒酒精常用于个人护理和家庭清洁。酒精学名叫乙醇,化学式为C2H6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假酒中常含有甲醇(CH4O),甲醇对人体有剧毒。从微观角度分析,甲醇与乙醇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1-2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