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共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8277500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
(2)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_
(3)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时,将铁丝伸入瓶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回答问题
(1)用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试管中固定一张滤纸条,每隔相同距离滴一滴酚酞溶液,将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敞口固定在橡皮塞上,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2)小六认为是试管内空气中的某种成分,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小九认为是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慢慢___________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上,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两个猜想的正确性,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小六:取少量酚酞溶液,直接曝露在空气中,观察现象;
小九:取少量小药瓶中的浓氨水,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
(3)小六在实验中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小九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据此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得出结论】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24次组卷
【推荐2】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降低,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
2022-02-23更新 | 18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一)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在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
(1)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用分子特性解释这一现象:______
【猜想与假设】关于酚酞变红,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从B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B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_____滤纸不变色猜想_______(填序号)成立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变成红色
(二)进行上述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探究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3)在两个Y形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和浓氨水,同时进行甲乙两个实验,最先出现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__有关。
(三)如图3所示,用两支气密性良好的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孔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更容易被压缩,原因是________
2022-11-25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