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盐和化肥 > 盐的性质 > 盐类参与的反应
题型: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8880990
威海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日前工业上绝大多数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生产流程如下:

①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生产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步骤一中分离出沉淀A的方法是____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海水里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⑤海水淡化常用_______法和______法,它们的原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水体污染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本地污水处理的相关项目进行探究。
任务一:水体污染的来源调查
(1)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向水源中排放垃圾B.海上原油泄漏
C.绿色养殖水产生物D.在水库周边建化工厂

任务二:水体污染的处理
Ⅰ.城市污水净水处理
(2)水源生物预处理:污水处理厂通过格栅进行_______操作,使难溶性固体杂质和液体分离。
(3)饮用水处理: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4)膜滤法净水处理:该工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生活污水净化后,外观应无色透明,酸碱度达到排放标准,并含有(除去杂质,杀菌消毒的作用)。请完成下列检测内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净化后的水,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对照。水的
步骤2取少量净化后的水,向其中滴加______产生白色沉淀水中含
步骤3另取少量净化后的水,向其中滴加溶液。_____水中含有
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Ⅱ.农村污水净水处理
(6)某藻类物质化学式为:,则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
(7)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溶液体系中有机质污染程度的指数。COD的值越大,水体污染越严重。硅藻土负载纳米NiO在光催化下可处理废水COD。探究NiO负载量对污水中COD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硅藻土/gNiO/g污水体积/mLCOD降解率
第1组0.50502%
第2组0.50.15011%
第3组0.50.35040%
第4组0.50.55080%
第5组0.51.05070%
①第_______组实验说明硅藻土对污水中COD也起降解作用。
②以上实验获得的硅藻土和NiO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_
③按照以上实验中的最佳数据,将相应质量的硅藻土和NiO放入另一份污水中,污水中COD降解率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Ⅱ.工业废水净水处理
(8)金属炭法是处理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之一。分别取铝炭混合物和铁炭混合物与含的废水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铝炭混合物对去除率远大于铁炭混合物,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原因__________。净化后达标的水可以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从而节约用水。
2023-06-23更新 | 177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A、B、C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B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若C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C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A、B所属的物质类别相同。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A、B、C均属于金属单质。则满足条件的A、B、C依次为________。(写出一组,用化学式表示)
(4)若A、B属于金属单质,C为非金属单质。则满足条件的A、B、C依次为_______(写出一组,用化学式表示)。
2022-04-21更新 | 285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3】牙膏中常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利用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和酸)制备纯净碳酸钙的一种方法如下图所示。

(1)操作I的名称是___
(2)若反应①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反应①中的稀盐酸过量,则反应②的现象为___
(3)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请写出一条实现“碳中和”的措施___
2022-01-17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