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酸和碱 > 常见碱主要性质及用途 > 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8 题号:8880993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实验现象:A中 _______________ ,B中 _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如果利用B装置,应补充做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 ,如果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 ,则证明猜想①成立。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你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加入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猜想①成立,相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碘化钾(化学式为KI,白色固体)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用途,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Ⅰ2)而泛黄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碘化钾泛黄变质的原因,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泛黄变质的原理,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
乙: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泛黄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2】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3】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可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该化学兴趣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简述化学兴趣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该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应用】(1)为了防止碘化钾固体变质,保存碘化钾固体的方法为___________
(2)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活泼性Fe>Cu,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非金属与金属类似,活泼性Cl2>I2,请写出将Cl2通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07-19更新 | 8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从哪些视角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一:从生成物的视角;猜想二:从_____的视角;猜想三:从能量变 化的视角……
【实验探究1】第一组同学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按如下四种方案实验:
A.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没发生反应;
B.滴加 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C.滴加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D.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发生了反应。
①该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一致认为_____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
②若方案B正确,请写出此方案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实验探究2】第二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和CO2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

①设计图乙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图丙中曲线______(填I或者II)表示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3】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第三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获得了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丁),曲线III为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曲线IV为CO2与水的反应。由此证明CO2与NaOH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与CO2也会发生反应:,当10g8%的NaOH溶液通入一定体积的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则参加反应的CO2的体积范围______(该状况下,CO2 的密度为2g/L)
【实验探究 4】第四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 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 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三位同学同时振荡烧瓶。观察烧 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
①导致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__。在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_____
②曲线2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③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
④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A.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B.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
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E.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
2022-03-14更新 | 254次组卷
【推荐3】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定其成分的含量。
一、成分的确定
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① 可能是NaOH; 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1)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肯定猜想_______(填序号)是错误的。
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_____
(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________但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二、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三位同学利用电子天平共同作了以下测定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称量项目称量时间质量(g)
试样
10.00
装置+稀硫酸质量
241.20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反应开始后15秒249.20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反应开始后35秒249.00
装置+稀硫酸质量+试样反应开始后55秒249.00

(4)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试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计算出混合物中试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NaOH_____,Na2CO3____
三、实验反思:
(6)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所测得试样中Na2CO3质量分数会偏小,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实验操作均正确)。
(7)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硫酸的量_____(填“相等”、“大于”或“小于”)
2016-11-28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