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空气 > 空气的组成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9385105
空气中CO2的浓度超过正常含量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对生活场景中的CO2浓度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建筑火灾中CO2浓度
如图1所示,点燃蜡烛,将CO2缓慢倒入烧杯。如图2所示模拟建筑火灾现场,在封盖容器底部放置2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在烛芯附近放置O2传感器(见a1、a2)和CO2传感器(见b、b2)。点燃蜡烛后迅速封盖,采集相关数据,实验结果如图3、图4所示。

(1)图1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烧杯内低处蜡烛先熄灭,则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2)由图3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各处O2含量均未降至0。你对“燃烧”需要的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
(3)在建筑火灾中,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往低处逃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
我国部分地区有使用地窖贮存农产品的习惯,而地窖中容易积蓄CO2,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CO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8mg/L。研究小组同学从某地窖中收集2瓶各500mL的气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1中,蜡烛火焰无明显变化;②用CO2传感器测出瓶2中CO2浓度为22.6mg/L
(1)下列防范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用农用喷雾器向地窖内喷洒水,使CO2溶解到水中
B 手持火把进入地窖时,若火把持续燃烧,则表示安全,继续前进
C 利用鼓风机将地窖内部分空气排出,也可打开地窖盖,通风一段时间后再进入
(2)研究小组同学向瓶2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充分反应,传感器显示CO2浓度慢慢下降,当浓度降至0.6mg/L时,计算瓶内生成沉淀的质量。(假设瓶中气体总体积不变)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和科学探究。

【实验活动一】甲、乙两位同学用图I所示的装置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广口瓶中空气体积为250mL(已扣除瓶塞和瓶中水所占体积)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他们实验过程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后,将燃烧匙中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并将导管伸入装有l00mL水的量筒中。
③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等到水不再进入广口瓶时,从量筒中取出导管,记录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④甲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5mL,乙同学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4mL。
仔细阅读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瓶内燃烧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甲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乙同学测出的氧气的含量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导致乙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实验过程中,没夹紧弹簧夹
③装置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④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太慢
【实验交流】
(4)在老师的指导下,甲乙两位同学又重复几次该实验,测出了比较准确的数据。甲同学提出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呢?乙同学认为不行,原因是______。乙同学预先在集气瓶内加入______反应后,用木炭做实验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活动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II)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5)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活塞位置如图Ⅱ所示,若先夹紧弹簧夹,燃烧结束并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松开弹簧夹,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停留在______mL刻度处;若实验前打开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燃烧结束并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活塞前沿将停留在______mL的刻度处。
(7)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采用课本上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写一点就可)。
2022-10-15更新 | 6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方法很多,图甲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广口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小明同学做完以上实验打开铁夹后,发现烧杯里的水沿着玻璃管进入广口瓶,且约点广口瓶容积的1/5,由此他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小丽同学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观察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问题二】小明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换为蜡烛,打开铁夹后,他没有看到水进入广口瓶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若将实验中的红磷换为铁丝可行吗?_______(“行”或“不行”),其原因是_______
【问题三】小丽同学又将以上实验中的红磷换为镁粉,按照实验要求正确完成实验,打开铁夹,发现进入广口瓶内的水量超过了其容积的3/5,她觉得不可思议,请你帮她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
由以上实验请你总结,完成该实验选择药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问题四】小明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
   
【符号整理】
记住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023-10-06更新 | 3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下图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熔点/℃着火点/℃密度/(g/cm3)
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黄色固体44.1401.82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
(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 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则白磷燃烧的现象 ______________ 。(与红磷相同)
②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____________
2017-11-01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