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14 题号:1216845
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整个过程均无菌操作)。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右图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请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会持续有气泡冒出,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 。取一些糊状物滴上碘液,不变蓝色,原因是 : _____
(2)若把上述装置中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它操作均不变,试管中的石灰水 _____ ;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较,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李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请回答: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1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______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上表中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这一问题,可选择哪两个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肉汤里就会自然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以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进行排序: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6)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请列举细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______
(7)生活中常用的保存食品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1-11-26更新 | 16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最大,研究人员发现,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
(1)淀粉乳酸杆菌属于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该物质进入细胞后,可进一步被分解为乳酸。
(2)为研究不同乳酸杆菌对厨余垃圾发酵的影响,研究者进行如图甲实验。结果表明,菌株_____(填字母)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请推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添加菌株”组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

(3)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该菌株发酵液中淀粉、乳酸及生物量(乳酸杆菌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乙。请推测表示生物量的曲线是______,12h后,发酵液中生物量不再迅速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4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探究与实践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践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堆肥制作
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2.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3.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依次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4.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散发出较强的酸味,从堆肥桶的龙头处收集液肥。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步骤
                 组别
1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若干土豆块均分后,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cm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将液肥以适宜比例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每隔一天浇入与稀释液肥______的清水
310天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
(1)堆肥过程中,加入的EM菌扮演的角色是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营造_____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利于发酵。
(2)实验过程中选用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土豆块的目的是______
(3)乙组每隔一天应浇入与稀释液肥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______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5)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甲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均_______(填“>”、“=”或“<”)乙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说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验证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023-06-24更新 | 7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