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4951151
间作套种作为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不仅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还是农业上一项增加经济效益的措施。空间配置是影响间作套种作物产量的因素之一,为了寻找到大豆和玉米更合理的搭配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选取相同面积的四块样地,按照上图所示的种植格局进行播种,C、D两样地的变量是______
(2)大豆和玉米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______合成为淀粉等有机物,并释放出______,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______中进行。幼苗生长过程中应保证各样地温度、土壤含水量、施肥量等条件______
(3)大豆和玉米套作中,矮秆大豆荫蔽在高秆玉米下,因此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大豆上方的透光情况、产量,此外还评估了四块样地的经济效益。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地大豆上方的透光情况(%)产量(千克/公顷)经济效益(元/公顷)
大豆玉米
A(玉米净作)————645114200
B(大豆净作)1001993——10000
C(大豆—玉米套作)401399571819600
D(大豆—玉米套作)351082610718800

①据表可知,C、D两样地中大豆的产量都______净作样地产量。推测原因是:套作样地中透光情况降低,限制大豆对______的获得,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得产量降低。
②根据实验结果,有效利用光能,并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种植方式为______(填字母)。
21-22七年级上·北京·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究活动是主动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亲历探究实践,形成科学思维,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结合下列探究活动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了如图1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将两支试管放入37℃水中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号试管。
   
(2)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长势相同、等量的天竺葵,设置了如图装置(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缓冲液能吸收、释放二氧化碳,维持密闭小室二氧化碳稳定),用同一光源的光不同距离分别照射3小时后,观察容器中液滴的变化,实验数据如表,根据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密闭小室内壁有水珠出现,这主要是与植物的________有关。当距离为500cm时,分析液滴左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距离/cm

20

100

500

液滴移动/mm

右移3.1

右移0.5

左移1.1


   
(3)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接种新冠疫苗能够筑起群体免疫屏障,截至2022年5月25日我国已经累计免费接种新冠疫苗337472.6万剂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怀。
   
①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肺炎的原因还有很多,新冠病毒与图中其他三类生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无伤无病,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023-05-26更新 | 6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 究,请你将探究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订实验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透明玻璃板,另一侧盖上__________,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形成两种不同的环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复实验5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该表格中的环境A、B分别是___________。要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统计时,该小组提供的数据应是明亮处___________只,阴喑处___________只。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A0只1只2只0只2只
B10只9只8只10只8只

(4)假设小明做实验放入了m只鼠妇,过一段时间后在黑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的曲线变化可能是            
A.B.C.

(5)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1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过程,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实验处理/步骤123
加入的物质馒头碎屑+唾液馒头碎屑+清水馒头块十唾液
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若以1和2为一组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_,其中_____为对照组。
(2)加碘后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号试管液体不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_____
(3)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_____开始的。
(4)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所以要设置重复组,因此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实验结果应取多次实验的_____
2019-06-02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