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7903664
请结合“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中,要用手握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将新鲜的菠菜叶片切成薄片,制成临时______,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制作时,要在切下的薄片中选取最______的一片进行制作。
(2)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慢地放下,盖在菠菜薄片上。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而影响实验观察。
(3)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叶片由____________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蚯蚓穴居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利用蚯蚓来分解果皮、菜叶等生活垃圾,净化环境。在确定处理方案时,该小组决定首先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实验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
蚯蚓若干条,土壤,无盖的纸盒等。
方法步骤
I.采集同种花园土壤,随机均分为5份,并使其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增,分别为30%、40%、50%、60%、70%。
II.将不同湿度的土壤分别平铺放入5个纸盒中,并对其编号。
III.将蚯蚓随机均分5组,分别放入5个纸盒土壤中的同一深度。置于阴暗环境中,其余的条件相同且适宜。
IV.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湿度土壤中停留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___动物。蚯蚓能用来处理生活垃圾,是因为蚯蚓的食物来源是土壤中的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实验中各组土壤的种类、多少等都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3)理论上,在该实验中,蚯蚓停留的时间___,说明该土壤湿度越适合蚯蚓生活。若土壤含水量过高,蚯蚓很快会从土壤里钻出来,这是因为蚯蚓需要的___不足,蚯蚓钻出土壤进行呼吸。
(4)实验中,每个组用多条蚯蚓而不用1条的原因是___
2023-09-19更新 | 53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Ⅲ.生物学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还要体验和学习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从中领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请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出的假设需要与实验结果一致
B.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
C.设计对照实验时,所有变量都应相同
D.探究结果和原有知识矛盾,探究过程肯定不对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鼠妇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时,一同学在实验开始前提出“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制定实验C.作出假设D.得出结论
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鼠妇的生活环境进行探究调查,记录数据如下表。根据记录、可推测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B.高温干燥C.空气新鲜D.阴暗潮湿
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据表分析,该同学所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
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如下:取同种品牌、同一批次的香烟四支,取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清水组是本实验组的对照组
B.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
C.一定浓度范围内,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升高而增加
D.每组实验均只需准备一只水蚤
2019-02-16更新 | 5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今年“315”晚会曝光传统工艺发酵来的老坛酸菜,实则多为“土坑酸菜”,卫生不达标。引起大家的强烈不满。酸菜的制作主要靠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是世界上最早的保藏蔬菜方法。
(1)乳酸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没有______,乳酸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2)科研人员对乳酸菌发酵和自然发酵(自然状态下存在其他杂菌)生产的酸菜进行了7天对比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

由图甲可知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含量______自然发酵,由图乙可知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______自然发酵,因此乳酸苗发酵生产的酸菜优于自然发酵生产的酸菜。
(3)酸菜的乳酸菌发酵实际上跟做酸奶的工艺一样,在发酵开始时人工接种大量乳酸菌,并且利用密闭的特制大型发酵罐为乳酸菌创造一个最适合生长的______环境。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蔬菜中含有的______转化为乳酸。
2022-12-06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