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 题号:19749797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我国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人类的一些活动抵消。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三组密闭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
(1)植物放入密闭装置之前需要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2)三组装置都要放置在______环境中几小时,然后各自取出叶片脱色后,滴加______
(3)推测实验结果,叶片变蓝的是______装置,不能变蓝的是______
探究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吗?
(4)兴趣小组用金鱼藻依图二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放入收集的气体中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______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______。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的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______
(2)图中②表示的操作是将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在④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检测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遮光部分__________,未遮光部分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4)图中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A(小烧杯)里的液体是__________,B(大烧杯)里的液体是__________
(5)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
A.光照B.温度C.水分D.其他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叶绿体的部位才能进行
B.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C.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产物是淀粉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2021-11-19更新 | 19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酒检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_________运走耗尽。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见光,这样处理可以起到_______作用。
(3)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______。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_________色。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碘酒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______ 色,说明该部位产生了________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_____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6)小莹想提高她家种植的西红柿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2-09更新 | 20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2)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叶片的b 、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滴加碘液后变蓝的部位是           (b或c),该部位变蓝的原因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了          
(4)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b、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2016-11-18更新 | 3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