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走进生命世界 >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1672010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6张透水的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黄豆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加入凉开水至下层到水刚好接触到中层种子的滤网(如图)。请分析回答:

(1)黄豆种子结构中,_________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用②和_______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若①﹣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1斤黄豆发了5斤豆芽,增加的质量是______导致的。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地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糖溶液的香味和_____;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形成_____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确保变量是_____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_____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0-06-17更新 | 13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操作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搅拌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搅拌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不搅拌

37℃;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是__________号试管,其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__________遇碘液不变蓝。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30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设计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3)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④“空白对照”组的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把三种培养皿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
⑥用放大镜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结果是:洗手前手上的细菌菌落比洗手后______,空白对照组的菌落情况是__________
(5)通过该探究实验,我们明白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水、无机盐和____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2021-12-22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