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海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21-08-06 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走进法治天地、时事热点、生命的思考、在集体中成长、民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2021年6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细化国家监护制度,保护个人信息,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修订的保护法强化政府权力,突出政府拥有权力的重要性
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须给予特殊的保护
③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媒介素养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已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学生教科书最小用字不得小于“小5号字”,每行行距应不小于3毫米,教学多媒体不应出现可察觉的闪烁…自2021年3月1日起,《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②能帮助未成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④能引导未成年人守住心灵,养护精神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下发通知,要求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据此,请完成下面小题。

3.针对中小学生发布“睡眠令”的目的在于(       )
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②彻底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
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行为有助于学生提高睡眠质量的是(       )
①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做好学生睡眠管理             ②坚持劳逸结合,保持适度锻炼
③合理规划时间,按时安静就寝                           ④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8-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海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清华中学七年级学生在学校操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扣人心弦的拔河比赛。要使拔河比赛获得胜利,需要(       )
A.集体成员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B.集体成员获得安全感、自信心
C.每个成员都获得帮助和关爱D.每个成员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下列对于法律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法律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B.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C.法律既具有规范作用,也具有保护作用
D.法律的作用与道德完全相同,教育人向上向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下面是小宇写的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全体社会成员”只是指中国公民,居住工作在中国的外国人不受约束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里的“国家”指特定国家机关
2021-08-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海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涉及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说明(       )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法律保障生活                           ④以往的法律都过时了,所以要制定新的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8-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海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宅”这个词一面世就带着冲撞集体生活的意味,或者说,它就是集体生活的破坏者。“宅”现象是否会造成消极影响,约63%的受访者认为,长期居于室内,会造成人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社交圈日益狭窄,从而与社会脱轨。对“宅”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宅”现象是发展个性的表现                    ②“宅”现象不利于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③“宅”现象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             ④“宅”群体感受不到现实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
A.爸爸发现十七岁的儿子小强在家里抽烟,将香烟没收
B.网吧老板老李拒绝未成年人小贵在他经营的网吧上网
C.班主任张老师对经常迟到、旷课的小宝进行教育批评
D.妈妈得知读小学的儿子数学考试不及格,不让其吃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