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吉林 九年级 期末 2023-03-10 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富强与创新、时事热点、民主与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据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3-09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从“忧居”到“有居”,从“有居”到“宜居”,从土坯房到筒子楼、单元房,再到如今的智慧小区,人们住得越来越宽敞、舒适,亿万家庭的安居梦正在变成现实。让安居梦变成现实(       
①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说明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③提升了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④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在古代,人们送信的方法只有两个:一是人骑着汗血宝马,快马加鞭地送到指定地点;二是飞鸽传书。电话发明后,人们传递信息就方便多了。而现在的即时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活更加方便快捷。这说明
A.古代没有科学技术发明
B.科学技术只是改变了通信方式
C.我们的生活科技含量很高
D.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4. 以下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2022年4月16日10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太空“出差”183天后平安返回。
★2022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
A.科技自立自强任重道远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D.创新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对良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每个人的意志和利益
B.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C.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公民的基本权权利
D.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现象的行为属于厉行法治的表现有(     
①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②按照交新标识通过道路斑马线
③组织同学深入乡村宣传宪法          ④利用节假日到街头张贴小广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7更新 | 127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3-03-1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8. 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中华美德,让出的是和谐有序。这体现了(       
A.只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就能礼让行人B.良好交通秩序只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
C.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二者可相互取代D.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022-06-21更新 | 1794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九年级(1)班同学组织开展了“传统节日知多少”的调查活动,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秦说:“我在西安过春节。”小蕊说:“我在拉萨过望果节。”小孟说:“我在内蒙古参加那达慕大会。”同学们的讨论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 )
A.模棱两可、晦涩难懂B.包罗万象、完美无缺
C.博大精深、不可捉摸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以下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匹配一致的是(       
A.苏武牧羊——爱国B.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C.徙木为信——友善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
2021-06-28更新 | 50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安溪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1. 下图是小康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时间和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开启改革开放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2020-07-20更新 | 774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这要求两岸同胞(       
①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②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向同时富裕        ④要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6-16更新 | 147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句话里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改革开放时期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易(0.85)
1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种形式?除此形式以外,请再说出两种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2)在现代社会,什么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3)增强民主意识,使什么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2023-03-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出两点)
(2)在国家实施上述战略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答出两点)
2023-03-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四、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国文化以独特的智慧、神韵走向世界,目前,在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87万人。中国哲学、中国汉字、中国建筑等传统文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材料一表明什么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材料一告诉我们面对当今世界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肩负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材料二   感动中国人物“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曾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几十年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志刚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


(3)材料二划线部分充分体现程开甲院士具有怎样的爱国情怀和奋进品格?

材料三   从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到舞蹈《只此青绿》“破圈”,从三星堆“上新”万众瞩目到海昏侯墓文物展人气爆棚……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青睐。


(4)受到国人青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5)请列举两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2023-03-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要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2)建设生态文明,我国贯彻怎样的新发展理念?
(3)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启示我们要处理好哪两者关系?

材料二   截至2021年底,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亿(不包含港澳台),占总人口18.9%,预计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1亿。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目前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是什么?
(5)面对目前人口状况我国应该坚持哪一基本国策?
2023-03-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易(0.85)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心不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材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2)从促进民族团结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一直呼吁“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答出两点)

【千年跨越】中共中央先后多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在对口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援下,目前,西藏建制村村村通公路,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所有行政村,在全国率先实现从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覆盖,农牧区医疗制度县、乡覆盖率均达到100%,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等。如今的西藏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跨越发展之路。


(3)划线部分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方针?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西藏实现千年跨越的原因。(答出一点)

【未来可期】


(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023-03-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富强与创新、时事热点、民主与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3
分析说明题
4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富强与创新
1,2,3,4,15
2
时事热点
3
民主与法治
4
人民当家作主
5
文明与家园
6
和谐与梦想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单题
20.65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实现共同富裕单题
30.85现阶段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单题
40.65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航空航天单题
50.85法治的内涵和要求单题
60.65厉行法治的要求单题
70.8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单题
80.8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单题
90.65中华文化的特点单题
100.6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单题
110.94“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单题
120.65“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实践单题
130.85正确理解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单题
二、分析说明题
140.8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途径
160.65模范人物  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表现
170.65人口特点和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80.85我国处理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  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三、简答题
150.85现阶段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  弘扬创新精神  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